深圳2024中招:整體平穩,分數線普跌,“黑馬”強勢崛起

7月27日上午,深圳市招考辦公佈了2024年高中階段學校第一批錄取標準。今年各校錄取分數線與去年相比普遍下降,這也是今年中考均分下降所致。

這一現象也提醒我們,考試的難易程度以及卷面分的高低,並不直接決定錄取機率和考生的競爭程度,所謂“難的都難,容易的都容易”。對考生而言,關鍵還是看自身排位以及公辦普高的錄取率。

從這方面來說,隨着近些年深圳不斷增加公辦普高學位,公辦普高率穩中有升,已居全省前列。再加上這些年公辦職高越來越吃香,民辦學校分化發展,考生也有了更多升學選擇。

但從另一方面來看,錄取分數線普降的必然結果,就是學校與學校之間的交錯與交鋒更加激烈,同分錄取的學校也進一步增加。在這樣的激烈競爭態勢下,還有一些“黑馬”高中強勢崛起,足見其受歡迎的程度。

接下來我們就逐一分析各個層次學校的分數線。

前十大:

整體穩定,“南山系”氣勢如虹

前十大學校,是深圳高中羣體中當之無愧的第一梯隊,也是深圳優質普高的典型代表。多年來的情況是:四大、六大穩如磐石,七大到十大常有變動。今年的情況也類似:整體穩定、局部變化。而變化的最主要特點,就是南山系高中的強勢崛起。

首先看四大分數線。

今年深圳中學仍高居榜首,其錄取分數爲:AC類567分、D類568分。而位居第二的深圳實驗學校,AC類與深中並列,D類爲567分,比深中低1分。

深外與深高,去年的AC類和D類分數線均爲572分,今年兩校兩條分數線均爲565分,堪稱神同步。當然細究到生地以及語數英三科總分,則有細微差別。

由此可以看出,在中考平均分以及錄取分數線均下跌的背景下,包括名校在內的各大高中分數線的聚攏、競爭的進一步加劇是必然趨勢。

不過這裡也應指出,一所學校的錄取分數線僅僅是最後一名學生的成績,並不能完全代表整體生源情況。有可能兩所學校的錄取分數一樣,但因爲頭部學生比例不同、自主招生以及指標生不同,生源差異也會很大。

接下來我們看六大的情況。

今年六大的競爭同樣呈現白熱化,而且還出現了多年來未曾見的新局面:那就是育才中學向六大發起了有力的挑戰。

多年來,福田與寶安的龍頭學校紅嶺中學、寶安中學穩坐第五、第六。去年紅嶺以AC類569分居第五,寶中以568分居第六。今年這一段位罕見出現了“三強鼎立”的局面,紅嶺AC類560仍居第五,寶安中學與育才中學AC類錄取分皆爲559分。就AC類排名而論,寶中、育才並列第六。

近年來,育才中學的發展可謂氣勢如虹。2022年比2021年整整提升了5分,2023年又比2022年高了5分。今年更是打破多年來形成的六大名校格局,取得了歷史性的新突破與新段位。

在師說君看來,育才中學是一所非常有辦學特色和質量的學校。有着深厚的文化、傳奇的經歷和輝煌的辦學成績,甚至一度躋身深圳“三大名校”之一。2021年4月初,姚曉嵐出任蛇口育才教育集團、育才中學“掌門人”,提出“生態教育”理念以及把學校“建成卓立於粵港澳大灣區的中國標杆名校”的目標。三年來,育才中學在學校頂層設計、校園建設、文化凝練、教師發展、教研及教學水平提升、家校合作乃至學校品牌建設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明顯成績。今年該校還有一名學生考入清華大學,也是十年來零的突破。

第八到第十的排位,越發呈現交錯膠着狀態。深大附中AC類與D類錄取分均爲558分,仍是廣受青睞的名校,但也面臨激烈的競爭。

北師大附中與深圳科學高中進入難分伯仲的格局。去年,科高AC類565、D類565,位居第九,北師大附中AC類563、D類561,首次躋身前十。

今年北師大附中再次強勢突破,AC類556分,已比科高高1分,而D類錄取分556,則比科高低1分。

北師大南山附中一直是師說君非常關注和認可的優質高中。以往,因其所在的區域有更爲耀眼的學校,比如深大附中、育才中學以及南外高中等,其光芒才相對弱一些。不過這幾年北師大南山附中大有後來居上之勢,與育才中學一起,跑出了讓人讚歎的“南山速度”。

前二十大:

不進則退,多所學校處於關鍵轉折點

第十一到二十名的學校,仍足以稱爲深圳的名校。他們大多是所在區的龍頭學校,或者是高校辦學、名校異地辦學中的佼佼者。這一區域,有點像大氣中的對流層。暗流涌動、競爭激烈,不少學校都處於不進則退的關鍵轉折點或轉型期。

南外高中去年憾別前十大,跌至第十一名,今年仍以551分位居於此。在南山系高中整體看漲的背景下,該校未來能否再次迴歸十大?值得關注。

二高同樣位於南山,但是一所老牌的市屬學校。雖然上沒有高校、下沒有初中部,但二高發展一直很穩健,其招生分數線也一直很穩。

龍崗區龍頭學校——龍城高級中學今年表現搶眼!以550分位列第十三,比去年提升了一個身段。要知道,在競爭白熱化的區位,前進一個名次都需要付出極大的努力。師說君認爲,該校在龍崗的發展佔據天時地利人和。隨着集團化辦學以及學科競賽的深入推進,未來可期。

深圳老牌名校——翠園中學今年排名15,與去年持平。但正如上文所述,雖然排名不變,但該校很多指標已經暗中轉好。相信隨着新校區的投入使用,這所集羅湖全區之力打造的龍頭學校將迎來更大的突破。

深二實、龍華高級中學與人大附中深圳學校緊隨其後。深圳市龍華高級中學教育集團創建於2018年9月,是深圳市重點打造的優質品牌學校和龍華教育的航標學校。創校六年來,學校已發展成爲質量一流、特色鮮明的高品質新優質教育集團。自2018年創校以來,學校中考錄取分數線年年攀升,是“二十強”錄取分數增幅最大的高中之一,辦學質量獲得社會各界廣泛認可。今年學校處在了關鍵的“懸停點”,相信也是必要的蓄勢期,未來發展有挑戰,但更有機遇。

人大附中深圳學校處於穩中有升的態勢,從去年的19名挺進到今年的18名。師說君此前分析過,人大附中深圳學校的核心優勢,應該還是來自北京海淀區的強大教科研支撐。尤其是在新高考、新課程和新教材實施的大背景下,該校可有更大作爲。

“黑馬”學校:

綜合高中驚豔,龍實高繼續奔騰

接下來我們選取不同區位和類型的一些學校進行簡單介紹。

首先是兩所綜合高中的驚豔表現。市一職校(綜合高中),從去年的66名提升到今年的59名,上升7名;行知職校(綜合高中),從去年的71名提升到今年的64名,也是上升7名。綜合各方情況看,公辦職業教育正越來越受重視及青睞,而優質公辦職高創辦的綜合高中也必然水漲船高。如果在升學方面進一步擴大通道,相信還有更大提升空間。

公辦普高方面,龍崗區實驗高級中學再一次展示黑馬的實力與魅力。從去年的45名飆升到今年的39名,名次提升了6名,也首次躋身四十大。

中科附高(深理工附中)AC類錄取分數528分,D類錄取分數531分,排名34,相較於2023年的39名,進步5個名次。該校表示,隨着首屆高三一炮打響、深圳理工大學首屆本科招生廣東省第一等重大利好相繼加持,中科附高未來招生工作還會再上新臺階。

另外幾所高校附中也有進步。東北師大附中深圳學校,從31名飆到27名,進步非常明顯。深技大附中同樣進步明顯,從48名提升到44名,進步4名。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附屬中學從30提到28,提升了2名。深大附屬實驗中學,從28名躍升到26名,提升2名。

格致與紅山,位於龍華的兩所次新學校,同樣有不同程度的進步。紅山中學提振明顯,上升4名至33,格致上升2名至31。羅湖老牌高中——羅湖高級中學也有兩個位次的提升,從50到了48名。光明區高級中學從60提到58,同樣提升了2名。

高中園成員校中,深圳實驗學校崇文高中從63提到57,提升了6名。深圳市高級中學有爲高中從58到54,提升了4名。深圳實驗學校至臻高中從73提到70,提升了3名。深圳實驗學校卓越高中從68到67,提升了1名。

深圳市第三高級中學AC類514,D類519,排位45,比去年提升1名。近幾年,該校發展穩中向好,在中招錄取生源不佔優勢的情況下,今年深圳二模中出現過全市英語單科狀元,體育單招錄取也可圈可點,學生被蘇州大學、太原理工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等高校錄取,其加工能力值得稱讚。

深圳市龍華外國語高中2022年首年招生,去年排名67位,今年上升3名,排64位。該校具有“外語+理工”的雙優特色,加上新校區投入使用,“行情”看漲。

被稱爲“最美森林高中”的致理中學,位於陽臺山下,去年首年開辦就招生1500人,是所有新校中招生計劃最多的學校。今年招生人數依然是龐大的1500人,在激烈的競爭中,分數線排位上升1名,實屬難得。

今年新開辦的學校中,深圳中學實驗高中的招生分數最高,爲AC類467分、D類494分。首年招生人數超過一千人,且校園位於深汕特別合作區,這樣的分數已屬不易,也體現了深中以及相關高校品牌與資源的加持。相信隨着合作區與深圳市區交通連接的進一步加強,學校周邊配套的進一步完善,深汕區域的高中還有進一步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