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障停車位少還常被佔用 身障駕駛批「政府不作爲」
政府依《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設立身心障礙者停車識別證與專用車位,然而截止今年3月底,全國有效的身障停車識別證高達42萬張,但卻只有2萬7千格非路邊的公有身障專用停車位,且往往發生遭人霸佔導致無法使用。(黃敬文攝)
政府依《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設立身心障礙者停車識別證與專用車位,然而截止今年3月底,全國有效的身障停車識別證高達42萬張,但卻只有2萬7千格非路邊的公有身障專用停車位,且往往發生遭人霸佔導致無法使用;民進黨立委林月琴呼籲,相關部會與地方政府應儘速檢討並提出改善時程表,真正把交通平權從口號變成行動。
林月琴今(12日)與10位身心障礙駕駛人共同召開記者會,現身說法指出身障停車制度失靈所造成的實際困境;林月琴表示,不僅專用停車位稀缺,政府部門又對車位的管理普遍消極,加上違規樣態檢舉難以舉證,使得真正需要的身障駕駛人反而找不到車位。
她指出,交通部與警方雖設有檢舉與裁罰機制,嚴格規範識別證的借用、冒用,以及未乘載身心障礙者佔用身障車位,查證屬實後將註銷該專用停車位識別證,並於3年內不得再行申請核發,但全國除新北、高雄外,每年平均僅註銷約13件,且雖然每年約6到7萬張身障識別證逾期註銷,但因缺乏強制回收機制,導致過期證件仍可能被違法使用,若不加以管理,將成爲制度上的漏洞。
身障駕駛王登昌表示,全臺依法設置的2%身障車位其實是夠用的,但公有停車場多數身障車位都被正常人長期佔用,幾乎都是拿家屬申請的證明,未搭載身障者也照停不誤,就連過期證繼續使用也時有所見,但因爲政府不查覈、不執法,導致真正需要的身障駕駛人根本停不到車位,「政府不管理,不能把問題丟給身障者去面對」。
針對身心障礙停車位的問題,林月琴提出4項改革建議,包括「管理制度改革與辨識強化」、「委外管理責任明確化」、「裁罰查覈與註銷制度健全化」、「社會溝通與交通平權教育」,同時呼籲相關部會與地方政府應儘速檢討並提出改善時程表,真正把交通平權從口號變成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