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倦怠 恐是腦神經衰弱

腦神經衰弱主要因爲長期壓力與精神負荷,導致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紊亂,心理層面、情緒層面到消化系統、心血管系統都可能受到影響。圖爲身體疲倦、注意力下降的上班族。(林周義攝)

你是否出現身體疲倦、注意力下降,情緒常在焦慮易怒、低落憂鬱轉換?這可能是「腦神經衰弱」,現代醫學常視爲與焦慮症、輕度憂鬱症、慢性疲勞症候羣重疊的心理生理綜合症。專家提醒,除透過鍼灸、藥物改善症狀,民衆也可在睡前按壓神門穴,引導氣血內收,並在起牀按壓百會穴,喚醒腦部氣血活絡,每次15分鐘,幫助治療腦神經衰弱。

睿鳴堂中醫診所主治醫師徐瑋憶表示,從現代醫學觀點看,腦神經衰弱主要因爲長期壓力與精神負荷導致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紊亂,心理層面、情緒層面到消化系統、心血管系統都可能受到影響。

徐瑋憶說,這類疾病初中期主要分爲肝氣鬱結、心脾兩虛,中後期分爲心腎不交、腎精虧虛。肝氣鬱結主要描述心理層面造成的情志鬱滯、氣機不暢;心脾兩虛則是思慮過度間接導致脾失運化、氣血生化不足;而心腎不交會導致虛煩失眠、多夢易醒,容易加重氣血失衡及臟腑間氣血溝通能力。當氣血內耗至臟腑深處且持續一段時間後,腎精虧虛所造成的勞神傷腎、精氣不足也會陸續出現,除典型腦神經衰弱症狀外,也常伴隨生殖、認知功能障礙。

徐瑋憶表示,中醫治療腦神經衰弱,針藥並用是必要手段。臨牀上,常使用頭皮針調節中樞神經造成的氣血失衡。當深層氣血必須調動時,則搭配艾草針上灸、輕度放血療法來加強平補平瀉的瀉法療效,再透過藥物引導氣血來還原臟腑間氣血平衡。

民衆也可按壓醒腦安神穴位,幫助治療腦神經衰弱。其中的神門穴,具安神寧心,清火涼營,清心熱,調氣逆等功效,位於腕部腕掌橫紋上,尺側腕屈肌腱橈側凹陷處豌豆骨後方,適合每日睡前按壓15分鐘,緩和過度緊繃的氣血緩和神經,引導氣血內收可以順利進入深層睡眠。

而百會穴在頭頂,爲一身之宗,百神所會,具平肝熄風,安神,醒腦,開竅,明目,升提陽氣等功效,位於頭頂正中線前髮際後5寸處,約當兩耳尖直上頭頂中央。晨起按壓15分鐘,可幫助起牀後跟着氣血從深層輸布至肌表及四肢頭部,可以有效喚醒腦部氣血活絡。同時,還可按壓位四神聰穴,位於百會穴前後左右各相去一寸處,共計4穴,搭配百會穴按壓可加強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