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倦怠是濕氣重!別只開除濕機,6個除溼防黴好習慣更健康
臺灣絕大多數都是溼度70%以上的狀態,若環境太過潮溼可能會影響居住者的身心靈健康。 圖/freepik
秋冬來臨,天氣逐漸轉涼,許多人開始拿出衣櫃裡的大衣、皮外套,有時候難免會發現心愛衣物已偷偷發黴,或者沾染上黴味,除了因爲除溼不利,也因爲臺灣氣候潮溼,各地相對溼度有時甚至會超過70、80%。
溼氣重會影響健康
一般來說,溼度40至60%是最舒適的狀態,但臺灣絕大多數都是溼度70%以上的狀態。過於潮溼往往會出現各種問題,包括人們的身心靈健康,最常出現的有四種情形:
1. 黴菌感染:潮溼悶熱容易滋生黴菌,造成黴菌感染的症狀,像是香港腳及異位性皮膚炎等。
2. 關節炎:潮溼環境會使關節炎惡化,很多有風溼病或關節病的人在雨天或潮溼的環境裡,不適感會加劇。
3. 過敏:臺灣有三分之一的人經常會過敏發作,常見過敏原就是蟎蟲屍體、塵蟎及黴菌,容易誘發過敏、氣喘、鼻竇炎、慢性支氣管炎等呼吸道症狀。
4. 無精打采:當身體溼氣重,就容易出現無力、四肢沉重、頭腦昏沉等症狀,也會造成身體浮腫,或是頭部、臉部出油等傾向。
房間飄出黴味有原因
除了外在大環境的先天因素,後天的居住習慣與環境也會導致家裡越來越潮溼,包括:
1. 窗戶太少、通風不良:通風,是爲了讓室內空氣能自然流動循環,長年不開窗的房間,聞起來都會有異味,或是有些小套房空間狹小,窗戶不大空氣無法對流等因素,屋內溼度就會不斷增加。
2. 易吸水建材或管線漏水:建築物本身的建材與及管線也會影響室內溼度,像有些木質建材容易吸收水氣,或者管線老舊漏水,會讓牆面、天花板、地板等位置變得潮溼,甚至出現壁癌情形,建議直接洽詢專家處理。
3. 長期室內晾衣:有些人因爲住所沒有陽臺,或是個人偏好在室內晾衣服,其實這樣更容易會讓溼氣滯留,若沒有妥善注意,衣服不僅曬不幹,室內溼度也會飆高。
除了開除溼機,你還可以這樣做……
1. 室內保持通風:除了開窗通風,可以搭配使用除溼機或冷暖氣機,讓室內溫度儘量保持在18至28℃、相對溼度在40至60%之間,這樣是最適合人類居住的溫溼度標準。其他像是衣櫃、櫥櫃也可以定期開櫃門通風,或者是用電風扇對着吹適時換氣。
2. 避免多餘積水:如果居家有種植室內植物或有養魚的民衆,要特別注意換氣跟除溼,避免蚊蟲滋生擾人。
3. 用小蘇打粉除溼:準備小蘇打粉、一個寬口容器、棉布及橡皮筋,將小蘇打粉置入容器中,蓋上棉布,用橡皮筋綁好,就是簡單的自制除溼盒。
4. 漂白水稀釋清潔:如果家中長了黴菌,可以將漂白水與自來水以1:10的比例稀釋,再用來擦拭,是個消滅黴菌的好方法。
5. 以不吸溼物品收納:想避免衣服發黴,除了在洗滌時添加柔軟精以達到芳香除黴的效果,收納衣物時還要避免使用會吸溼的收納物品,如紙箱;對於容易發黴的皮件製品,記得放在通風良好的地方;從洗衣店取回來的衣物要先拿掉外面的塑膠袋套,不僅可以讓化學殘留物發揮,也能保持衣物的乾燥流通。
6. 多運動少碰冰涼:如果是體內潮溼的話,可以從自身開始改變,例如少吃冷食,少喝冷飲、少飲酒。此外,要增加運動次數、多喝溫開水加強代謝,並且睡眠充足,都有助於加速溼氣的排出,以及重啓身體排溼機能。
│更多精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