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溼機正確4用法 「多一個動作」讓除溼效率加倍

▲臺灣梅雨波波襲來,雨天長達一週。(圖/pexels、unsplash)

記者蔡惠如/綜合報導

近期臺灣全臺有雨,下週也預計有不少雨天,家中溼氣過高不僅人不舒適,也容易孳生黴菌、地板天花板反潮,除溼機更是必備家電,但若想讓除溼機達到最大效益,正確的用法還是要知道,此外還能搭配一款家電讓效率加倍,住宅空間更加舒適。

離牆面距離至少30公分讓空氣流動是除溼機主要運作的方式,想要除去家中的溼氣,放置位子當然要在正中間,許多人使用時因怕擋到動線,放置在邊角地帶,不但影響除溼機散熱,更可能阻礙進氣口,最少要離牆面30公分,而且不要在上面覆蓋衣物,會有導致過熱的危險。

關閉門窗當在降低室內溼度的時候,將窗戶大開引進更多溼氣,根本就是徒勞無功,請記得關閉門窗,尤其是早晚溼度最高的時候,中午通常氣溫較高,外面空氣也會比較乾爽,如果窗戶不開覺得快窒息,就挑這時候開一下窗。

定期清洗濾網除溼機也有濾網應該大家都知道吧,建議定期清洗,不然在進氣時空氣流通不順,自然會影響除溼機的除溼效能,連帶可能影響散熱系統,所以濾網要保持乾淨,也可延長機器壽命,此外許多除溼機有輪子,方便使用者移動到不同空間,建議平移後要等15分鐘至30分鐘再使用,讓壓縮機機油能迴流,避免機器故障。

搭配循環扇使用循環扇的用途是加強室內空氣流動,所以建議在開除溼機時,可以搭配使用,空氣流動的越快速,除溼的效率就會越高,甚至達到加倍的除溼效率,空間的溼度就會更快降下來,此外也要注意安全要點,包括無人或睡覺時,最好不要使用除溼機,也儘量不要將除溼機插在延長線上使用。

最後,要依據家中空間大小來購買足夠除溼數的機款,經濟部能源局建議爲每平方公尺每天除溼0.24公升,等於適用的除溼公升數,換算每坪約爲0.8公升,所以可用「坪數 X 0.8」就能算出適用的除溼機公升數,或者有幾坪的空間,就選擇幾公升的除溼機,也可以粗略符合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