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消費貸財政貼息需要哪些操作?需要符合哪些條件? 財政部一文迴應
週二,財政部發布《個人消費貸款財政貼息政策實施方案》、《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貼息政策實施方案》,並答記者問,以下是記者問要點:
《個人消費貸款財政貼息政策實施方案》出臺背景
爲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按照7月3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精神,財政部會同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聯合印發《方案》,通過實施個人消費貸款財政貼息政策,進一步強化財政金融協同聯動,以“真金白銀”支持居民消費,降低居民消費信貸成本,在激發居民消費潛力的同時,支持擴大內需,同此前出臺的消費品以舊換新等政策,以及財政部同期出臺的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貼息政策形成“組合拳”,從需求端和供給端協同發力,加力提振消費,鞏固經濟持續向好發展態勢。
個人消費貸款財政貼息政策直接惠及消費者個人
與以往貼息政策重點支持投資端、供給端不同,此次出臺的個人消費貸款財政貼息政策從需求端發力,直接惠及消費者個人,降低個人消費貸款成本,貼息資金由相關貸款經辦機構直接在向借款人收取貸款利息時直接扣減,提高消費者幸福感、獲得感。在支持對象上,依託商業銀行、消費金融公司等差異化的客羣基礎,廣泛覆蓋工薪階層、靈活就業人員等各類人羣,增強政策的普惠性。
個人消費貸款財政貼息政策精準支持消費
限定貼息對象爲個人消費貸款中實際用於消費的部分。《方案》明確規定貼息範圍爲居民個人使用貸款經辦機構發放的個人消費貸款中實際用於消費的部分,包括單筆5萬元以下消費,以及單筆5萬元及以上有關重點領域消費。對於個人消費貸款未實際用於消費的部分,不予貼息。
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貼息政策旨在提供更多低成本金融資源支持
服務業經營主體對降低融資成本有期待。服務業經營主體大多爲中小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他們一頭連着從業者的生計,一頭連着居民的生活,可持續經營普遍受到信貸支持規模、融資成本、現金流穩定性等因素的影響。財政部牽頭實施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貼息政策,旨在通過“四兩撥千斤”的槓桿效應,爲廣大服務業經營主體提供更多低成本金融資源支持,助力進一步疏通實體經濟“毛細血管”。
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貼息政策支持範圍包括8類消費領域
餐飲住宿、健康、養老、托育、家政、文化娛樂、旅遊、體育等8類消費領域的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可享受貼息支持。
財政部有關負責人就《個人消費貸款財政貼息政策實施方案》答記者問
爲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大力提振消費、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的決策部署,充分發揮財政政策引導帶動作用,強化財政金融協同聯動,降低居民消費信貸成本,更好激發消費潛力、提升市場活力,財政部會同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聯合印發《個人消費貸款財政貼息政策實施方案》(財金〔2025〕80號,以下簡稱《方案》)。近日,財政部有關負責人就《方案》有關情況回答了記者提問。
一、促消費、擴內需是今年經濟工作的“關鍵詞”,此次財政部門聯合金融部門出臺《方案》,背景是什麼?
答:消費是國民經濟增長的關鍵環節和重要引擎,大力提振消費既是擴大內需、夯實經濟增長“壓艙石”的重要舉措,也是提升民生福祉、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內容。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要求將經濟政策的着力點更多轉向惠民生、促消費,以消費提振暢通經濟循環,以消費升級引領產業升級,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形成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環。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提振消費工作。202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均明確提出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2025年3月,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要求發揮財政政策引導帶動作用,2025年對符合條件的個人消費貸款給予財政貼息。爲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按照7月3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精神,財政部會同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聯合印發《方案》,通過實施個人消費貸款財政貼息政策,進一步強化財政金融協同聯動,以“真金白銀”支持居民消費,降低居民消費信貸成本,在激發居民消費潛力的同時,支持擴大內需,同此前出臺的消費品以舊換新等政策,以及財政部同期出臺的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貼息政策形成“組合拳”,從需求端和供給端協同發力,加力提振消費,鞏固經濟持續向好發展態勢。
二、本次出臺的個人消費貸款財政貼息政策,爲中央層面首次實施,在政策設計上有哪些突出特點?
答:一是直接惠及消費者個人。與以往貼息政策重點支持投資端、供給端不同,此次出臺的個人消費貸款財政貼息政策從需求端發力,直接惠及消費者個人,降低個人消費貸款成本,貼息資金由相關貸款經辦機構直接在向借款人收取貸款利息時直接扣減,提高消費者幸福感、獲得感。在支持對象上,依託商業銀行、消費金融公司等差異化的客羣基礎,廣泛覆蓋工薪階層、靈活就業人員等各類人羣,增強政策的普惠性。
二是貼近居民實際消費需求。此次出臺的個人消費貸款財政貼息政策,支持範圍爲政策執行期內,居民使用個人消費貸款中實際用於消費的部分,範圍廣泛覆蓋居民“衣食住行”等各類日常生活性消費,以及與居民生活密切相關、資金投入相對較高的家用汽車、養老生育、教育培訓、文化旅遊、家居家裝、電子產品、健康醫療等重點領域消費,有利於滿足人民羣衆多元化、多層次的消費需求,更好支持人民羣衆享受更加便利、豐富、優質的商品和服務。
三是堅持市場化、法治化運作。《方案》明確要求貸款經辦機構在支持提振和擴大消費的同時,要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開展授信評審、貸後管理,落實消費貸款利率政策,嚴格執行個人消費貸款監督管理相關制度規定,不得借政策出臺誘導居民進行借貸;合理設置消費貸款額度、期限、利率,做好借款人身份、消費信息識別,有效加強信貸資金用途和風險管控,防止挪用於非消費領域、套取貼息資金。
四是注重加強部門協作。爲推動政策高效規範落實,《方案》對個人消費貸款財政貼息實行全流程管理,分別明確了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以及財政部各地監管局、地方財政部門和金融監管局的職責分工,明確貼息資金申請、審覈、撥付等工作流程,將貸款經辦機構政策執行情況納入金融監管部門日常監管,確保政策執行效果。
三、本次個人消費貸款貼息政策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答:一是支持對象方面,爲居民個人使用貸款經辦機構發放的個人消費貸款中實際用於消費的部分,包括單筆5萬元以下消費,以及單筆5萬元及以上的家用汽車、養老生育、教育培訓、文化旅遊、家居家裝、電子產品、健康醫療等重點領域消費,基本可覆蓋普通居民各類日常生活性消費以及相對支出規模較大的重點領域消費。對於單筆5萬元以上的重點領域消費,以5萬元消費額度爲上限進行貼息。
二是貼息利率方面,此次個人消費貸款財政貼息利率爲年化1%,大體相當於目前商業銀行個人消費貸款利率水平的三分之一。貼息計算基數爲借款人在政策執行期內使用個人消費貸款支付的符合條件的消費彙總金額。
三是貸款經辦機構方面,《方案》規定的貸款經辦機構包括全國性或跨區域的6家國有大型商業銀行、12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以及5家業務規模相對較大的消費金融公司等其他個人消費貸款發放機構。同時,爲擴大政策覆蓋面,鼓勵地方財政部門結合實際情況對其他經營個人消費貸款業務的金融機構給予財政貼息支持。
四是貼息流程方面,中央財政根據貸款經辦機構需求,按一定比例向省級財政部門預撥貼息資金;省級財政部門根據貸款經辦機構申請和當地金融監管局彙總情況,審覈撥付季度貼息資金。政策執行期滿後,財政部門和金融監管部門按程序辦理貼息資金清算。
五是政策期限方面,政策實施期限1年,具體爲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上述期限內,符合條件的個人消費貸款可享受本貼息政策。政策到期後,可視實施效果研究延長政策期限、擴大支持範圍。
四、借款人申請個人消費貸款財政貼息需要哪些操作?
答:爲最大程度減輕借款人操作負擔,個人消費貸款財政貼息資金的測算、申請、撥付、清算等工作主要集中在貸款經辦機構和政府部門,力求流程便利、管理精準、執行高效,在確保貼息資金合規使用的前提下,儘可能簡化借款人操作。從借款人角度看,總體仍按照一般貸款流程在經辦金融機構辦理貸款,同時爲有效識別符合貼息條件的消費交易信息,借款人需授權經辦金融機構獲取貸款發放賬戶或指定賬戶交易信息,用於開展貼息資金審覈。相關交易信息授權遵循自主自願原則,如借款人不同意授權經辦金融機構查詢相關交易信息,相應不享受本貼息政策,不影響借款人正常申請、使用個人消費貸款及自行全額償還貸款本息。
五、個人消費貸款財政貼息政策如何精準支持消費?
答:一是限定貼息對象爲個人消費貸款中實際用於消費的部分。《方案》明確規定貼息範圍爲居民個人使用貸款經辦機構發放的個人消費貸款中實際用於消費的部分,包括單筆5萬元以下消費,以及單筆5萬元及以上有關重點領域消費。對於個人消費貸款未實際用於消費的部分,不予貼息。
二是明確貸款經辦機構對借款人消費信息識別工作職責。根據《方案》,貸款經辦機構向借款人收取利息的同時,對借款人相關賬戶交易信息進行審覈,識別其中屬於消費的部分,對於單筆5萬元及以上的消費,貸款經辦機構還需識別消費所屬領域。根據相關消費信息的識別、審覈情況,貸款經辦機構彙總計算財政貼息金額,在向借款人收取貸款利息時直接扣減應由財政承擔的貼息資金,並按要求向屬地省級財政部門和金融監管局報送貼息資金撥付申請。
三是建立貼息資金撥付全流程審覈機制。根據《方案》,個人消費貸款財政貼息資金撥付需通過貸款經辦機構內部審覈、各金融監管局彙總、地方財政部門審覈確認三層彙總審覈。政策執行期滿後,財政部還將會同金融監管總局適時組織財政部有關監管局、有關金融監管局對貸款經辦機構貼息資金申請、審覈、清算等情況開展覈查,發現問題依法依規予以嚴肅處理,確保貼息資金真正用於支持消費。
六、如何做好《方案》的組織實施?
答:爲推動《方案》有序實施,有效實現促消費、惠民生的政策目標,財政部將積極會同有關部門,共同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強化組織協調。建立中央與地方財政,以及與相關金融管理部門之間的專項工作機制,協同做好貼息資金審覈撥付、政策執行監督檢查等相關各項工作,並在政策執行期滿後,會同金融監管部門做好政策執行情況專項覈查。二是督促地方財政部門、金融管理部門做好組織實施。指導各省級財政部門、金融監管部門按照政策要求嚴格貼息資金審覈和日常監管,提高政策執行的精準性、合規性。三是壓實貸款經辦機構貼息資金測算審覈申請主體責任。指導貸款經辦機構落實好個人消費貸款財政貼息政策,嚴格信貸管理和風險防控,按要求做好借款人消費信息識別、貼息資金測算審覈和申請等工作。四是持續做好政策實施跟蹤。財政部將會同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等相關部門,密切跟蹤政策實施情況和貼息資金撥付使用情況。對於政策執行過程中各方反映的問題,及時予以研究明確;對於發現的違法違規行爲,由相關部門依法依規追究相應責任。
財政部有關負責人就《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貼息政策實施方案》答記者問
2025年8月12日 來源:金融司
爲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大力提振消費、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的決策部署,充分發揮財政政策引導帶動作用,推動降低服務業經營主體融資成本,助力激發消費市場活力,財政部會同民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商務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衛生健康委、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體育總局聯合印發《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貼息政策實施方案》(財金〔2025〕81號,簡稱《方案》)。近日,財政部有關負責人就《方案》有關情況回答了記者提問。
一、今年以來,國家持續出臺穩就業、穩經濟、促消費政策舉措,此次九部門聯合印發《方案》,主要背景是什麼?
202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均提出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2025年3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公開發布《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要求“發揮財政政策引導帶動作用,2025年對符合條件的個人消費貸款和消費領域的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給予財政貼息”。爲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財政部牽頭制定了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貼息政策和個人消費貸款貼息政策,於7月31日經國務院第65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作爲兩項提振消費政策之一,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貼息政策的出臺主要基於以下考慮:
一是提振消費對供需兩端協同發力有要求。隨着去年黨中央部署實施的一攬子增量政策以及今年出臺的穩就業穩經濟若干舉措接續發力,國內需求全方位擴大,重點領域消費持續提升,但擴大內需仍面臨一些制約,供需關係不平衡問題凸顯,消費回升仍面臨一定壓力。大力提振消費,以增收減負提升消費能力和意願,以高質量供給創造有效需求,有必要從需求端和供給端協同發力。服務業經營主體作爲消費服務和場景“提供者”,生產經營和擴大再生產需要加力支持,爲提供高品質的消費服務創造條件。
二是人民羣衆對服務消費提質升級有訴求。服務消費涉及面廣、聯動性強,與增進民生福祉、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直接相關。近年來,我國居民服務性消費佔比持續提升,2024年人均服務性消費支出佔比達46.1%,消費結構由商品消費主導向服務消費主導加速轉變。本次出臺針對性支持舉措,將推動優化和擴大服務消費供給,更好匹配人民羣衆日益增長的高品質服務消費需求。
三是服務業經營主體對降低融資成本有期待。服務業經營主體大多爲中小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他們一頭連着從業者的生計,一頭連着居民的生活,可持續經營普遍受到信貸支持規模、融資成本、現金流穩定性等因素的影響。財政部牽頭實施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貼息政策,旨在通過“四兩撥千斤”的槓桿效應,爲廣大服務業經營主體提供更多低成本金融資源支持,助力進一步疏通實體經濟“毛細血管”。
二、《方案》作爲中央層面首次聚焦消費領域、針對服務業經營主體出臺的貸款貼息政策,提出了哪些工作要求?
財政貼息政策爲貸款主體提供“真金白銀”的支持,有利於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本次出臺《方案》,聚焦與人民羣衆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消費領域,精準發力、靶向施策,在工作要求上可以歸納爲“四個堅持”:
一是堅持政府引導、各省統籌。針對不同地區、不同羣體消費特點,由地方政府特別是省級政府發揮統籌協調作用,建立健全工作機制,組織財政、民政、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商務、文化和旅遊、衛生健康、體育、金融管理等部門,實行各省行業管理部門加強審覈監督、省級財政部門保障貼息需求的“自審自貼”模式,形成推進合力,提高工作效率。
二是堅持市場運作、自主審貸。推動有爲政府和有效市場更好結合,經辦銀行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對符合政策支持範圍的經營主體自主審覈、自主授信、自主放貸,確保信貸資源有力支持服務業經營相關活動,助力提升服務供給能力。
三是堅持精準施策、高效運行。適應服務業經營主體規模較小、數量衆多、資金交易頻繁的特點,適當簡化貼息流程,由經辦銀行審批發放貸款、財政部門撥付貼息資金,強化各相關部門監督覈驗作用,精準引導金融機構加大消費領域服務業信貸投放力度。
四是堅持嚴格監督、防控風險。推動各參與主體各負其責、強化管理,切實防範風險。省級政府加強統籌,組織行業管理部門強化行業監管、貸款和貼息審覈;經辦銀行加強貸款管理,嚴格貸前貸後風險合規控制;金融監管部門加強監管,督促經辦銀行嚴控資金流向;財政部門跟蹤抽查貼息資金使用情況,推動財政貼息資金規範管理和使用。
三、服務業經營主體享受貼息政策需要符合哪些條件?
《方案》對符合條件的服務業經營主體給予年貼息比例1個百分點、貼息期限不超過1年的財政貼息支持,單戶享受的最高貼息金額1萬元,具體條件如下:
一是支持範圍。餐飲住宿、健康、養老、托育、家政、文化娛樂、旅遊、體育等8類消費領域的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可享受貼息支持。
二是期限條件。在《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公開發布之日2025年3月16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間簽訂貸款合同且相關貸款資金髮放至經營主體的,按照貸款本金對經營主體進行貼息。
三是資金用途。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需合規用於改善消費基礎設施、提升服務供給能力。
四是經辦銀行。相關經辦銀行包括21家全國性銀行,包括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中信銀行、光大銀行、華夏銀行、民生銀行、招商銀行、興業銀行、廣發銀行、平安銀行、浦發銀行、恆豐銀行、浙商銀行、渤海銀行。
五是其他條件。同一筆貸款不得重複享受中央財政其他貼息政策;已享受地方財政相關貼息政策的,此次貼息不得超出扣除已有貼息後的實際利率水平。
四、我們注意到,《方案》從全生命週期管理的角度對貼息的各個環節作了詳細規定,能否爲我們介紹具體工作流程?
近年來,財政部會同有關方面實施了疫情穩產保供貸款貼息、部分領域設備更新貸款貼息、大規模設備更新貸款貼息等政策,形成了一整套貸款貼息政策管理機制。此次貼息政策沿用相關成熟工作機制,工作流程主要分爲六步:
一是貸款審批發放。符合條件的服務業經營主體可向所在地相關經辦銀行提出貸款申請,並按要求提供相關證明材料。經辦銀行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審批貸款申請,自主決策貸款發放條件並及時放款。
二是貸款定期審覈。經辦銀行省行按月彙總符合貼息條件的貸款發放情況,定期報省級行業管理部門審覈。
三是貼息資金申請。經辦銀行省行結合相關部門審覈檢查情況,按時向所在地省級財政部門提出貼息資金需求申請。
四是貼息資金結算。省級財政部門收到經辦銀行貼息資金申請後,及時與行業管理部門審覈情況進行比對,向財政部提出貼息結算申請。財政部與各省級財政部門結算並撥付中央財政承擔的貼息資金。
五是貼息資金撥付。省級財政部門及時向經辦銀行省行撥付財政貼息資金。經辦銀行對已付部分利息,一次性向經營主體返還對應貼息資金;對未付部分利息,在向經營主體按期收息時直接扣除對應貼息資金。
六是貼息資金清算。政策到期後,經辦銀行按時向省級財政部門提出貼息資金清算申請。省級財政部門彙總審覈後向財政部提交貼息資金清算報告。財政部與各省級財政部門清算貼息資金。
五、爲充分發揮政策成效,《方案》在做好組織實施方面提出了哪些要求?
《方案》緊扣消費領域服務業經營主體特點,充分考慮經營主體操作便捷性、各方職責協同性以及貼息資金使用合規性,力求流程便利、管理精準、執行高效,以更大力度支持提振消費。
一是簡化流程,提高效率。在貼息申請環節,服務業經營主體只需按照一般貸款流程在經辦銀行辦理貸款,對於貼息資金,由經辦銀行在政策到期後一次性向財政部門提出貼息申請,經營主體免申即享優惠利率。在資格審覈環節,經辦銀行對照國民經濟行業分類自主確定滿足條件的經營主體,相關標準既符合全國統一的行業劃分要求,又適應銀行內部貸款管理需要,便於精準高效確認支持對象。在貼息撥付環節,爲滿足各地貼息資金需求,明確原則上到期後統一結算的同時,保留一定靈活度,如果實際執行中信貸需求旺盛、貼息需求增加、政策執行加快,財政部可視政策實施情況適時組織各省級財政部門提前或分階段開展結算工作。
二是壓實責任,形成合力。經辦銀行承擔審貸主體責任,合理匹配優惠信貸額度,強化貸後管理。有關行業管理部門承擔行業監督責任,嚴格審覈把關。金融監管部門承擔金融監管責任,督促經辦銀行審覈資金用途和跟蹤貸款實際使用情況,確保貸款資金合規和有效使用。財政部門承擔貼息資金管理責任,動態掌握貸款發放進度和貼息資金需求情況,合理確定貼息資金撥付頻次與結算週期。中國人民銀行省級分行與省級財政部門共享相關政策執行情況,強化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協同聯動。
三是加強監控,確保實效。要求經營主體將貸款資金用於提升服務供給能力、改善消費基礎設施,嚴禁用於房地產開發或投資、理財等套利活動。各有關部門加強監督,對於發現貸款資金使用、貼息資金申領等違反政策規定的,及時追回相關信貸資金和財政貼息資金,並依法依規對經營主體和經辦銀行進行處罰,確保貼息資金用於支持合規經營活動,真正發揮政策實效。
本文綜合自財政部《財政部有關負責人就《個人消費貸款財政貼息政策實施方案》答記者問》《財政部有關負責人就《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貼息政策實施方案》答記者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