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App治好「拖延症」? 小紅書上爆紅:像遊戲一樣
記者陳冠宇/綜合報導
你有「拖延症」嗎?最近一款由大陸開發者製作的App突然在小紅書上爆紅,號稱能「治好拖延症」。只要輸入工作任務,App就會拆解成簡單步驟,如「不用想太多,先站起來就行」等,結合遊戲化的激勵,有效降低行動門檻。
綜合陸媒報導,一款名爲PlanCoach的App在小紅書上爆紅,隨便幾則展示App操作的影片就獲得30萬按贊。該App是由一位前網易技術專家制作,曾獲得小紅書Google Cloud黑客鬆一等獎。
打開App之後,界面只有一個輸入框和一個AI卡通教練。把不想做的事輸入之後,這個教練會把任務切成很多個小塊,每個小塊下還有一行小字,寫着各種心理引導的話術。簡單來說,就是做完這個,做那個。
根據大陸網友實測,輸入「我躺在牀上還沒起,還有早飯沒做,還有狗沒遛」之後,馬上出現「把被子掀開,坐起來」、「把腳放到地上,站起來」、「走向廚房」、「準備最簡單的早餐,比如煮個雞蛋或泡杯麥片」、「拿起狗繩,走向狗狗」、「帶着狗狗走到門口,開門」、「在樓下走一小圈,讓狗狗完成基本需求」等小任務。
各種心理引導的話術,包括「只是掀開被子,不需要思考其他任何事情」、「腳落地的那一刻,你就已經成功了一半」、「不需要想太多,只是走過去而已」等。每完成一個任務,App就會震動和跳出獎勵。
▲PlanCoach將任務拆解、簡單化。(圖/翻攝「差評」微信公衆號,下同)
透過AI將任務拆解成極其簡單的步驟,PlanCoach抓住了拖延症的本質問題,也就是開始行動太難了。當任務被拆成一個個具體的小步驟,第一步又特別簡單時,啓動門檻就被大幅降低了。這就是心理學上說的滑梯效應,一旦開始某個行爲,就很容易繼續下去。
拖延症患者不是不想做事,而是面對一個模糊的、龐大的任務時,腦子裡會產生牴觸情緒。這些情緒和完美主義,會消耗大量的心理能量,最後就選擇逃避。
PlanCoach的遊戲化互動設計,也會產生激勵。任務完成時的震動和特效,會讓人得到一種「往前邁一步」的回饋感。它還有個成長系統,每完成一個事件,就會獲得經驗值和聲望。跟玩遊戲一樣,每打敗一個敵人,螢幕上就會跳出經驗值、金幣、特效,配上音效,這些即時回饋會讓人覺得開心,纔會繼續玩下去。
該App受到熱議,許多人躍躍欲試,直呼「有救了」、「安卓出了叫我」;也有人笑說,「姐妹們,我這種真正的拖延症,我會連這個APP都不會點開」、「然後第一步也不想幹了」。
▼App設有成長系統,每完成一個事件就會獲得經驗值和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