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萬菱信遠見成長髮行失敗 背後困局引人深思

文/任暉

3月15日,申萬菱信基金髮布公告稱,旗下申萬菱信遠見成長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以下簡稱“申萬菱信遠見成長”)基金合同不能生效。

申萬菱信遠見成長髮行失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從基金經理層面來看,其擬任基金經理在資歷與業績上存在明顯短板,難以吸引投資者的信任。

與此同時,申萬菱信基金過往的表現也對此次發行可能產生了負面影響。此前,該公司密集發行產品,然而部分產品業績不佳,虧損慘重,這使得投資者對其信任度大打折扣,進而影響了申萬菱信遠見成長的發行。

在當前市場回暖的有利環境下,如何重塑品牌形象,提升基金產品的吸引力與管理水平,已成爲申萬菱信基金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

發行失敗背後的尷尬

申萬菱信遠見成長的發行情況有兩大值得關注的要點。

其一,它成爲今年首隻發行失敗的偏股混合型基金。當前市場持續回暖,投資者熱情高漲,以跟蹤中證A500指數相關基金爲例,已成立發行數十隻,合計規模超過2700億元。在此背景下,申萬菱信遠見成長的發行失敗顯得尤爲尷尬。

其次,申萬菱信遠見成長並非申萬菱信基金近年來首隻發行失敗的基金。回溯過往,2020年申萬菱信聚源寶發行失敗,2022年申萬菱信嘉樂兩年持有期同樣未能成功募集資金。

值得一提的是,申萬菱信嘉樂兩年持有是由公司權益投資部及研究部負責人付娟掛帥,儘管經歷了三個月的頂格募集期,最終仍以失敗告終。

發行失敗的原因

申萬菱信遠見成長的發行過程可謂一波三折。資料顯示,該基金早在2022年10月8日就獲得了批文。根據監管規定,基金獲批後需在6個月內啓動募集,但不知何故,該基金直到2024年12月16日纔開始發行,箇中緣由不得而知。

申萬菱信遠見成長的擬任基金經理爲龔霄。與其他基金經理相比,龔霄的從業經歷較爲另類。公開資料顯示,龔霄自2019年起從事金融相關工作,曾任職於弘則彌道(上海)投資諮詢有限公司、莫尼塔(上海)信息諮詢有限公司。

在業績表現上,龔霄也較爲普通。截至3月18日,其累計管理基金時間僅1年零4天,目前尚無單獨管理的基金。在協助季鵬管理申萬菱信競爭優勢混合A期間任期收益爲10.22%,在同期偏股混合型基金中排2495/4190,處於後40%的位置。

綜合這些因素,投資者對申萬菱信遠見成長持謹慎態度,不願“買單”也就不難理解了。

申萬菱信基金的困境

另外,申萬菱信遠見成長髮行失敗,不能簡單地將責任歸咎於資歷尚淺的基金經理,基金公司自身也存在諸多深層次問題。來源:Wind

從歷年發行數據來看,申萬菱信基金此前的發行情況尚可。例如2021年和2022年各發行8只混合型基金,募集資金分別爲51.50億元和22.14億元。

來源:Wind

特別是付娟加入申萬菱信基金並擔任基金經理、投研部負責人後,公司藉助其明星光環,相繼爲其發行了申萬菱信樂享混合、申萬菱信樂道三年持有期、申萬菱信智能汽車等8只基金,再加上2022年發行失敗的申萬菱信嘉樂兩年持有,共計9只基金。

來源:Wind

但這批基金後續表現欠佳。據Wind數據顯示,付娟成功發行的8只基金成立至今,有3只虧損幅度超過20%,1只基金最大回撤超過60%,2只基金最大回撤超過50%,2只基金最大回撤超過40%。

更值得詬病的是,8只基金中付娟已經卸任了3只,還有2只增聘了基金經理並且重倉股有較大幅度更替,引發投資者的不滿。

來源:Wind

自2023年起,申萬菱信基金主動權益基金髮行規模急劇下降。2023年和2024年分別僅發行了3只和2只偏股混合型基金,募集規模也僅有6.5億元和4.46億元。申萬菱信基金在主動權益基金髮行方面正面臨越來越大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