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萬宏源:入境遊“有多火”?
智通財經獲悉,申萬宏源發佈研報稱,海外經驗顯示服務業開放能有效提振入境遊市場,2025年以來我國加大包括文旅在內的服務業對外開放力度。參考海外經驗,持續放寬簽證的國家,入境遊會增長十年以上;如日本2013年放寬簽證政策後,旅遊佔服務出口的比重上行14.4pct至2025年25%。2025年來,我國政策對服務業開放的重視度明顯提升。4月中央專門出臺《加快推進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工作方案》,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進一步加快服務業開放節奏,有助於釋放入境遊需求。
申萬宏源主要觀點如下:
一問:旅遊市場有何“新趨勢”?入境遊強勁復甦,來自東南亞等地的遊客明顯增多。
旅遊市場整體回暖下,入境遊復甦勢頭更爲強勁,執行航班、旅遊訂單等中觀數據均能印證。2024年國內出遊人次已回升至歷史趨勢56.1%;入境遊恢復更爲突出,達到歷史趨勢81.9%,同時旅行出口恢復至2019年138%水平。中觀層面亦有印證,2025年前5月國際執行航班架次同比21.1%,而國內航班僅爲-0.6%;且五一假期入境遊訂單同比141%,明顯高於國內縣域遊(20%)。
從客源結構看,東南亞等地遊客的入境遊修復幅度較大,而美國等地遊客的入境遊復甦較慢。2024年上海接待的遊客中,來自東南亞比重是22.5%、較2023年上行6.8pct;來自韓國的遊客佔比與2023年持平;而來自北美遊客佔比較2023年下行2pct。北京接待的境外遊客也有類似特徵,2025年前4月來自除日韓外亞洲的遊客比重較2019年上行13pct;而美洲遊客佔比回落11.9pct。
從恢復節奏看,我國入境遊市場在2024年後加速修復,說明旅遊市場回暖並非僅依賴規模擴張。全球入境遊市場普遍回暖下,國內入境遊市場在2024年以前處於偏弱位置,但2024年後加速修復、回升至全球偏高水平。以上海爲例,2024年以前上海入境遊人次佔2019年比重持續低於韓國、新加坡等地;但2025年4月該比重提升至115.3%,明顯超過泰國(76.7%)、新加坡(88.1%)等地。
二問:爲何入境遊明顯升溫?簽證政策便利化疊加文化“出海”,有效刺激入境需求。
前期入境遊恢復節奏偏慢,而2024年來對外開放的工具箱持續上新,免籤等便利化政策加碼有力拉動入境遊市場。2023年以來,我國入境遊恢復速度慢於海外國家;然而2024年伴隨免籤範圍持續擴容,有力帶動入境遊市場;全年通過免簽入境的外國人達2012萬、同比112.3%。2025年來入境旅遊人數持續上行,上海、北京接待的入境旅遊者單月最高分別達67.1、45.5萬,已超疫情前。
海外經驗亦顯示,優化簽證政策等措施能有效釋放入境旅遊需求。日本推出“觀光立國”戰略後,入境遊人次並未大幅上漲;反而在2013年日本逐步放寬簽證政策後,入境遊迎來大規模增長,從2012年835.8萬增加至2019年3188.2萬。此外,泰國在2023年9月25日至2024年2月29日對中國遊客實行免籤;數據上也是2023年9月中國至泰國遊客由28.5萬增至次年2月67.5萬。
此外中國文化掀起“出海熱”,入境遊作爲文化體驗的重要載體,與文化輸出形成良性互動。從傳統文化到代表國潮文化的《哪吒2》、拉布布等,近年中國文化密集出海;2025Q1文化相關服務出口佔GDP比重上行至1.5%、較2019年提升近1pct。微觀層面也有體現,如2024年泡泡瑪特境外收入佔總營收比重較2023年上行21.9pct。隨着文化出海,文化體驗類產品持續吸引入境消費。
三問:入境遊的增長潛力幾何?國際比較下我國服務業開放度較低,後續政策加碼或釋放較大需求
當前旅行、文娛等行業出口佔GDP比重明顯低於海外,主因前期服務業開放度較低,後續相關行業開放或有較大提升空間。以2023年人均GDP排名(73,全球排名)爲參考,我國旅行服務(158)明顯滯後,運輸(126)、文娛服務(80)子項出口佔GDP比重在全球排名也較低,反映出相關行業前期服務業開放度偏低。我國旅行出口雖有修復、但2024年佔GDP比重爲0.1%,仍低於全球1.6%均值。
海外經驗顯示服務業開放能有效提振入境遊市場,2025年以來我國加大包括文旅在內的服務業對外開放力度。參考海外經驗,持續放寬簽證的國家,入境遊會增長十年以上;如日本2013年放寬簽證政策後,旅遊佔服務出口的比重上行14.4pct至2025年25%。2025年來,我國政策對服務業開放的重視度明顯提升。4月中央專門出臺《加快推進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工作方案》,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進一步加快服務業開放節奏,有助於釋放入境遊需求。
同時國內產品的海外加價倍率高,加之“隨買隨退”的離境退稅政策更爲便捷,二者會進一步助推“入境遊”市場。我國手機以及服裝鞋靴等部分商品在海外市場具有較高的溢價率,令國內市場更具競爭力。並且今年4月商務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優化離境退稅政策擴大入境消費的通知》,疊加此前的“即買即退”政策,有助於刺激外國遊客的“旅遊+購物”模式興起。
此外,2024年旅行出口規模近3000億元、對GDP增速貢獻約0.1%;後續入境遊市場復甦,或產生較大經濟效應。2024年旅行出口爲2831.2億元、同比60.5%,對GDP增速貢獻約0.1%。國際旅遊外匯收入6767.8億元,參考2015-2019年旅遊外匯收入結構,交通類收入佔比最高(64.5%)、娛樂項次之(13%),兩類收入在2024年或分別爲4300、879.5億元。此外,餐飲、商品消費佔比分別7.6%、6%,對應規模是514.4、406.1億元。考慮到兩項合計在社零中佔比約0.9%,2024年入境遊對社零貢獻約0.7%。
風險提示
經濟轉型面臨短期約束,政策落地效果不及預期,居民收入增長不及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