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科技跌1.96%,成交額8.99億元,後市是否有機會?
7月9日,深科技跌1.96%,成交額8.99億元,換手率3.10%,總市值288.55億元。
異動分析
汽車電子+超級電容+存儲芯片+智能電網+芯片概念
1、2024年7月25日互動易:公司專注於爲全球客戶提供技術研發、工藝設計、生產製造、供應鏈管理、物流支持等一站式電子產品製造服務,主要業務涉及醫療電子設備、汽車電子、消費電子、智能家居、物聯網、新型智能產品、新能源等領域的產品和部件製造與服務。
2、憑藉在超級電容領域十餘年的行業積累,深科技已與國際頂級超級電容廠商形成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爲世界一線汽車品牌客戶進行相關配套生產。2018年初開始,深科技與 Maxwell展開深入合作,導入單體制造生產線。公司表示,未來將積極佈局超級電容相關技術工藝的提升和產業化,爲公司在該領域打開成長空間。
3、2023年11月5日互動易,在存儲半導體業務領域,公司主要從事存儲芯片的封裝與測試,存儲產品可根據需要運用於多種場景。
4、公司是我國電錶行業標準的制訂者之一,形成了遠程控制電錶、防竊電電錶等主導產品體系,智能電錶是智能電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司是一家以研發和生產硬盤磁頭產品、電錶產品、稅控產品、內存產品、攝錄像磁頭產品、自動化設備等爲主業的大型高科技外向型企業。 公司集研發、生產、銷售等於一體,公司的主導產品硬盤磁頭佔全球市場份額的10%以上,是世界第二大磁頭專業製造商。電錶產品遠銷意大利及印度等地,是中國最大的遠程控制電錶研發製造商。公司首批獲得稅控收款機生產企業資質和生產許可證,年生產能力達到70萬臺,是國內最大的稅控產品研發生產基地。公司自主研製的遠程控制電錶和防竊電錶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硬盤相關產品包括硬盤磁頭、PCBA板、盤基片等。
5、2024年半年報:在半導體封測業務領域,公司主要從事高端存儲芯片的封裝與測試,產品包括DRAM、NAND FLASH以及嵌入式存儲芯片,具體有雙倍速率同步動態隨機存儲器(DDR3、DDR4、DDR5)、低功耗雙倍速率同步動態隨機存儲器(LPDDR3、LPDDR4、LPDDR5)、符合內嵌式存儲器標準規格的低功耗雙倍速率同步動態隨機存儲器(eMCP4)等。作爲國內領先的獨立DRAM內存芯片封裝測試企業,公司擁有行業經驗豐富的研發和工程團隊,具備精湛的多層堆疊封裝工藝能力和測試軟硬件開發能力。公司在先進封裝和測試領域積極佈局,成立先進封裝研發中心,與高校合作設立先進製造技術創新中心,與業內知名企業加深戰略合作,開展先進封裝工藝技術的聯合研發。
(免責聲明:分析內容來源於互聯網,不構成投資建議,請投資者根據不同行情獨立判斷)
資金分析
今日主力淨流入-1.13億,佔比0.13%,行業排名92/95,該股當前無連續增減倉現象,主力趨勢不明顯;所屬行業主力淨流入-12.84億,當前無連續增減倉現象,主力趨勢不明顯。
區間今日近3日近5日近10日近20日主力淨流入-1.13億6670.06萬-178.78萬-8997.65萬-4157.62萬
主力持倉
主力輕度控盤,籌碼分佈較爲分散,主力成交額5.13億,佔總成交額的14.51%。
技術面:籌碼平均交易成本爲18.54元
該股籌碼平均交易成本爲18.54元,近期該股有吸籌現象,但吸籌力度不強;目前股價靠近壓力位18.61,謹防壓力位處回調,若突破壓力位則可能會開啓一波上漲行情。
公司簡介
資料顯示,深圳長城開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於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彩田路7006號,成立日期1985年7月4日,上市日期1994年2月2日,公司主營業務涉及硬盤磁頭、電子產品先進製造、計量系統、支付終端產品、數字家庭產品及LED的研發生產。主營業務收入構成爲:高端製造55.93%,存儲半導體23.75%,計量智能終端19.80%,其他0.53%。
深科技所屬申萬行業爲:電子-消費電子-消費電子零部件及組裝。所屬概念板塊包括:第三代半導體、大基金概念、芯片概念、集成電路、半導體等。
截至6月20日,深科技股東戶數18.24萬,較上期減少0.65%;人均流通股8554股,較上期增加0.65%。2025年1月-3月,深科技實現營業收入33.65億元,同比增長7.62%;歸母淨利潤1.79億元,同比增長46.91%。
分紅方面,深科技A股上市後累計派現39.58億元。近三年,累計派現7.02億元。
機構持倉方面,截止2025年3月31日,深科技十大流通股東中,南方中證500ETF(510500)位居第三大流通股東,持股1204.76萬股,相比上期減少121.15萬股。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位居第四大流通股東,持股977.86萬股,相比上期減少1268.44萬股。
風險提示: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爲AI大模型自動發佈,任何在本文出現的信息(包括但不限於個股、評論、預測、圖表、指標、理論、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爲參考,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
轉自:新浪證券-紅岸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