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交所ETF生態大會幹貨分享:要解決中長期資金買什麼、買得好,正制定服務入市工作方案
財聯社3月21日訊(記者 閆軍)3月21日,深交所舉辦第三期ETF生態大會,圍繞着ETF新時代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此次ETF生態大會吸引了來自中金所、指數機構、基金、券商、銀行、保險、媒體等代表300餘人參會。
“深交所正在制定服務中長期資金入市相關工作方案,支持保險資金加大權益投資。”深交所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唐瑞在會上表示,在宏觀政策、產業結構、市場發展等各種有利因素支持下,境內ETF市場已進入“質量提升”新發展階段。ETF高質量發展離不開生態圈建設,隨着投資者結構不斷優化,ETF市場“機構化”趨勢日益凸顯,營造中長期資金“願意投、方便投、留得住”的新生態,是當前市場服務工作的重要方向。
ETF產品、ETF生態與ETF監管三大新要求
面對ETF新格局、新業態,唐瑞從ETF產品推新、ETF生態構建與監管思路上做了分享。
首先,市場需要有新的產品。
唐瑞表示,在政策紅利持續釋放與市場生態不斷優化的雙重驅動下,ETF的認知度、認可度大幅提升,資金需求也日益多元化、精細化,這就要求要有新的產品研發理念,推出一批新的產品,精準適配不同風險偏好資金的配置需求。
其次是建設新的生態。
ETF高質量發展離不開生態圈建設,隨着投資者結構不斷優化,ETF市場“機構化”趨勢日益凸顯,營造中長期資金“願意投、方便投、留得住”的新生態,是當前市場服務工作的重要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唐瑞介紹,深交所正在制定服務中長期資金入市相關工作方案,圍繞完善產品供給、優化環境、對接服務等關鍵領域,重點解決中長期資金“買什麼”“買得好”等問題。深交所將持續推動持續提升上市公司質量,研究優化險資入市的機制,減少交易摩擦,支持保險資金加大權益投資。
此外,針對中長期資金需求,豐富低波產品矩陣。深交所推動行業由推廣單一產品向推廣投資策略組合轉變,推出“大話策略”服務體系,重點推廣定投策略,引導形成“長錢長投”的市場氛圍。
第三是提出新的監管要求。
唐瑞也介紹了未來深交所的監管方向,一是嚴守風險底線,強化ETF產品日常持續監督管理。二是針對ETF規模快速增長背景下資金“大進大出”可能引發的風險,加大申贖及交易行爲分析監測,研究修訂ETF風險管理指引,防範潛在結算交收風險。三是重點關注ETF交易價格異常波動,從產品端、交易端、會員端強化監管。四是密切關注監管新規對做市業務影響,提升市場流動性和價格穩定性。
多方熱議ETF轉型方向與ETF生態建設
新格局下的行業發展主題,市場各方共同聚焦行業發展,圍繞落實新“國九條”以及《促進資本市場指數化投資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等系列政策要求,在產品創新、市場服務、行業監管等各個方面,分享對新時代ETF市場未來發展方向的展望。
深交所基金部相關負責人介紹了深交所在ETF上的發展思路,通過研究修訂基金上市規則、修訂交易申贖實施細則、推動跨市場ETF實物申贖等多方面完善監管與制度安排,築牢市場發展根基。在營造“長錢長投”市場生態上,持續開展特色培育活動、拓寬機構服務深度廣度、重點推出“大話策略”等定投策略活動,並賦能券商財富管理轉型。
ETF爲代表的被動投資規模超過主動管理規模後,國內ETF也來到了轉型的路口,關於轉型方向,ETF大廠華夏基金總經理李一梅介紹了華夏的探索,她指出,ETF轉型方向之一,是從“規模競爭”到“科技賦能”,構建數字化競爭力。
她認爲,隨着AI、區塊鏈等技術持續滲透,ETF生態將進一步向智能化、個性化和高效率演進,ETF競爭將聚焦於數據能力與生態效率。爲此,基金公司需要將前沿技術與業務全鏈條深度融合,驅動產品創新、效率提升和服務升級。
而在構建ETF生態上,平安銀行金融同業部總經理劉春玲在會上介紹了參與ETF的實踐,她指出,銀行作爲資本市場重要參與機構,一直以來緊隨公募基金行業發展步伐。平安集團公募基金生態圈自2022年成立,明確了集團“4+2+N”聯動機制,積極協同平安銀行零售、平安銀行同業、平安證券經紀、方正證券經紀四大銷售渠道,平安險資、平安理財兩大投資渠道,並拓展多家外部券商財富及三方平臺,共同構建ETF新生態。
劉春玲表示,平安銀行將跟進行業創新方向,做好投研投教服務,充分發揮集團綜合金融優勢,助力行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