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交所搭橋“雙向奔赴”:外資大灣區行 共探中國資產價值前景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楊坪 實習生 宋晨曦 深圳報道

7月18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現場獲悉,深交所主辦的“境外投資者走進粵港澳大灣區上市公司”活動,邀請來自20餘家境外主權基金、大型長線資產管理機構的近40位代表走訪,走訪了立訊精密、麥格米特、中集車輛三家深市上市公司。

活動以“聚焦粵港澳大灣區企業發展新質生產力”爲主題,組織境外投資者實地參觀公司展廳和生產車間,直觀瞭解公司的發展歷程、生產環境、企業文化、核心產品及技術創新成果。

現場,三家上市公司高管與境外投資者就行業趨勢、經營情況、發展規劃等展開交流,並集中迴應了投資者關於公司戰略佈局、研發投入、國際化發展、重點項目推進等關切問題。

多名參會人士對記者指出,活動充分展示了深市上市公司新質生產力發展成果,增強了境外投資者對中國資產“科技敘事”的認同和長期參與A股資本市場的信心。

迴應全球化戰略與公司“護城河”

多家境外投資者對深市上市公司的全球化戰略表示關注,認爲在地緣政治風險加劇背景下,深市上市公司在境外市場的開拓情況及本土化交付能力能促進營業收入增長,有效對衝風險。

麥格米特介紹,公司“研發+製造+銷售”戰略多點佈局,全球化網絡日益完善,產品銷售覆蓋歐美、印度、巴西、韓國、日本等40多個國家及地區,已在印度實現全面本土交付,在泰國建有部分產能,泰國自有廠房已基本完成。

中集車輛指出,公司持續深化“跨洋經營,當地製造”經營模式,半掛車與專用車上裝業務範圍覆蓋北美、歐洲、澳洲、全球南方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公司在北美、歐洲擁有多個本地品牌,部分品牌歷史悠久。2024年,中集車輛海外收入佔比超過50%。

與此同時,境外投資者還對深市上市公司在新興領域的技術突破和專利佈局給予高度評價,認爲其有望在全球產業鏈中佔據更重要地位。

麥格米特說道,公司已持續多年保持銷售收入11%左右的研發投入,2024年研發費用9.84億元,同比增長27.70%,佔銷售收入的12.04%,研發工程師超過2800人,研發人員佔比36.87%,截至2024年,公司累計擁有有效使用的專利1600餘項。

中集車輛也強調,公司正大力推行“星鏈計劃”與“雄起計劃”,促進“三好發展”,積極把握商用車電動化、智能化機遇。公司先後推出星鏈半掛車、雄起液罐車產品型譜,推進EV頭掛列車研發。2024年研發費用3.89億元,研發工程師487名,研發人員佔比5.15%。

“走出去”和“引進來”並重

近年來,深交所堅持“走出去”和“引進來”並重,一方面累計組織百餘家深市上市公司與境外投資者開展路演對接活動,另一方面組織開展“境外投資者走進深市上市公司”系列活動,通過雙向對接增進相互瞭解與信任,進一步增強境外投資者對中國資產“科技敘事”的認同和長期參與A股市場的信心。

參與活動的境外投資者普遍表示,今年以來,中國涌現出一批現象級科技產品,爲中國資產估值體系的優化提供新的支撐。在當前全球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加劇的背景下,投資穩定的中國具有重大戰略意義和廣闊前景。

“通過本次實地調研並與公司管理層面對面交流,有效幫助投資者直觀感受新質生產力發展機遇下的企業創新活力,進一步加深對深市上市公司價值的理解和認知。”一名境外投資機構人士表示。

在場境外投資者普遍表示,目前對投資A股觀點整體較爲正面,將研究相關投資策略。

企業方則認爲,深交所持續系統組織境外投資者走進深市上市公司活動,進一步拓寬了上市公司與境外投資者的溝通渠道,提升了公司管理層對境外投資者關係管理及公司治理的重視程度。

“通過與境外投資者雙向對接、持續對話,最大程度降低了信息不對稱,增強了境外投資者對公司的熟悉度和信任感,將吸引更多境外投資者看到公司價值,拿出‘真金白銀’投資。”一名上市公司人士對記者指出。

中金公司董事總經理張一鳴表示,2025年以來,境外投資者對中國資本市場尤其是深交所優質上市公司中長期前景的關注度持續提升。當前,國際資本正密切聚焦中國資產,科技進步及地緣經濟格局演變正重塑中國資產的估值邏輯。在高端製造等關鍵領域,中國企業展現出卓越的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持續吸引境外資本流入。

深交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在中國證監會領導下,穩步擴大對外開放,進一步拓展境外投資者服務的深度和廣度,持續組織、引導更多優質深市上市公司與境外投資者雙向對接,講好中國資本市場故事,吸引更多境外中長期資金入市,共享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