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臺灣、鏈結國際 賴清德:三大策略確保中華民國臺灣競爭優勢
▲總統賴清德於雙十國慶大會致詞。(圖/記者林敬旻攝)
記者陳家祥/臺北報導
雙十國慶大典在今(10日)登場。總統賴清德談話時說,未來將採取「擴大投資,深耕臺灣」、「深化國際經貿合作,佈局全球」、「打造護國羣山,厚植臺灣產業實力」等三大策略,確保中華民國臺灣的競爭優勢。關於對美關稅談判,賴說,會積極爭取合理稅率,解決臺美貿易逆差,以及深化臺美產業合作,讓臺灣經濟發展鏈結國際,大步向前。
第一,擴大投資,深耕臺灣
賴清德說,「投資臺灣三大方案」成果豐碩,投資金額已經突破2.5兆元,創造超過16萬個工作機會,行政院已經在7月通過將方案延長到2027年,不只擴大適用產業、放寬讓全球海外臺商與外國人投資企業適用。
賴清德強調,政府也持續優化投資環境,新增貸款額度7200億元,招商引資加碼投資臺灣,預估可帶來1.2兆資金與8萬個就業機會。
「有好工作,也要有好生活。」賴清德說,政府啓動「兆元投資國家發展方案」,以公私協力的創新做法,鼓勵民間充沛資金投入公共建設,擴大建設經費規模,在全國各縣市同步推動水、電、居住、教育、醫療、文化、觀光、交通等關鍵基礎建設,滿足區域民生育樂所需,讓產業發展與生活圈相輔相成,達到「均衡臺灣」的目標。
第二,深化國際經貿合作,佈局全球
賴清德表示,今年,臺灣和英國在「提升貿易伙伴關係協議」的架構下,進一步簽署了「投資」、「數位貿易」,以及「能源與淨零排放」等三項領域協議,這標誌着臺英經貿關係進入新的里程碑,展現雙方對高標準國際經貿規範的承諾,爲彼此在科技和先進製造等戰略性產業的合作,奠定基礎。
「未來,臺灣也將秉持互利互惠原則,和更多友盟國家簽署雙邊經貿合作協議。」賴清德說,未來執政團隊會積極進行對美對等關稅談判,爭取合理的稅率,解決臺美貿易逆差,以及深化臺美產業合作,讓臺灣經濟發展鏈結國際,大步向前。
第三,打造護國羣山,厚植臺灣產業實力
賴清德說,因應數位化時代的來臨,我們要推動「AI新十大建設」,除了讓臺灣成爲全球前五大的算力中心,也要積極投入量子科技、矽光子與機器人等三大關鍵技術的研發,協助百工百業導入AI工具,並且推動AI在各領域的應用,讓臺灣邁向全面智慧化的時代,更繼續在全球科技發展上,站穩領先地位。
賴清德指出,政府也要打造臺灣成爲「亞洲資產管理中心」,不僅留住臺灣百兆資金,更要吸引國際資金投資臺灣,促進金融產業發展,創造優質的工作機會,壯大臺灣。
賴清德說,生技醫藥產業是國家關鍵產業,已經納入「國家希望工程」,並朝向涵蓋保健、預防、診斷、治療、照護的精準健康方向發展,建構國家長遠競爭力,以及增進全民健康福祉。
賴清德指出,明年「國家感染性疾病資源庫」將完工,臺灣會持續跟各國在生技領域加強合作,並藉由政府編列百億元預算的「投資智慧醫療創新創業計劃」,鼓勵更多企業投入創新研發,擴大投資,推動生醫產業成爲兆元產業,打造另一座護國神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