籲對岸正視臺灣人民生活方式 賴清德:捍衛中華民國必先守護臺灣

▲總統賴清德接受網路節目「敏迪選讀」專訪。(圖/總統府提供)

記者陳家祥/臺北報導

總統賴清德將在520上任滿週年,他接受網路節目「敏迪選讀」專訪在今(17日)播出。在談到兩岸關係時,賴清德說,中華人民共和國應該要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也要尊重臺灣人民追求民主、自由、人權的生活方式。他強調,身爲總統、三軍統帥,首要工作就是延續國家的生存發展,談國家必先談主權,而在臺灣,有臺灣纔有中華民國,所以要捍衛中華民國必先守護臺灣,「八二三砲戰如此、古寧頭戰役也是如此,大家不要分你我,臺灣2300萬人都是一家人,不必分彼此」。

主持人敏迪問及,面對習主席領導的中國共產黨,「先談判再說」,會是願意採取的策略嗎?賴清德說,「只要對等、尊嚴,這沒有問題,可是現在這麼多年來,中國對臺的談判策略不是如此」。

賴清德指出,臺灣如果要談判,臺灣要先接受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也就是要接受一箇中國原則,不管它化身做和平協議、或是九二共識,都是如此。而且中國也公開講出來,所謂臺灣方案就是港澳模式的一國兩制,這不是臺灣人民可以接受的。

「不必然就一定要接受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賴清德說,應該要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中華人民共和國也要尊重臺灣人民追求民主、自由、人權的生活方式。

賴清德舉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一個大國,「今天不是說,好比說敏迪你的公司比較大、我的公司比較小,我要跟你做生意,那你就說可以啊,你公司賣給我,你公司給我,我再跟你做生意,不能這樣子啊」。

賴清德強調,中國是比較大的公司、臺灣是比較小的公司,「如果說你要並我的公司,你要提條件,對吧?不是臺灣來提條件,讓你說要或不要」;而且還說,你一定要變成是我的一部分,然後呢?都沒有任何其他的做法,這不行,臺灣是民主社會,人民是國家的主人,這人民不會接受的。

至於是否會願意和在野黨合作,加強跟中國的對話跟溝通嗎?賴清德說,兩個路線不同啦,「在野黨一個是接受九二共識、一個是主張兩岸一家親,基本上就是一箇中國原則」,民進黨是主張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主張中華民國臺灣的前途要由2300萬人決定,主張臺灣的主權不容侵犯併吞,不能夠放棄主權。

「所以,我也都是公開講,我身爲總統、三軍統帥,我有三個使命,第一個就是延續國家的生存發展。」賴清德說,談到國家必先談到主權,有主權纔有國家,在臺灣這比較特殊,有臺灣纔有中華民國,所以要捍衛中華民國必先守護臺灣,「八二三砲戰是如此、古寧頭戰役也是如此,大家不要分你我,其實臺灣2300萬人都是一家人,不必分彼此」。

另外,賴清德還提到,另一個使命就是保護全體國人生命財產安全,會用和平四大支柱行動方案;第三個就是要發展經濟、投資社會、照顧弱勢,大企業要照顧,中小微型企業也要照顧,而且經濟發展的果實,要爲全國人民所共享,大概是這樣,所以路線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