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隊友變身!基隆「三等親屬」托育 月領2-3千元

隆市政府爲鼓勵親屬參與托育,0至2歲幼童若由擁有托育人員結業證書等條件的三等親屬照顧,今年8月起補助父母每月2000元至3000元。(基隆市兒少處提供/徐佑升基隆傳真)

基隆市政府爲鼓勵親屬參與托育,0至2歲幼童若由擁有托育人員結業證書等以上條件的三等親屬照顧,自今年8月起補助父母每月2000元至3000元;未滿3歲幼童且有發展遲緩等條件,額外再加碼每月2000元補助。民代指出,目前托育課程仍須自費完成培訓,且課程堂數少,應研加開課程並補助培訓費用鼓勵參與,以降低民衆申請門檻。

基市府指出,8月上路的親屬託育加碼補助方案,內容包括0至2歲幼童若由祖父母、姑姑、阿姨等三等親屬照顧,該親屬擁有托育人員結業證書,每月補助父母2000元,若具備托育人員相關科系學歷,或持有保母技術士證、托育人員技術士證,每月補助3000元。此外,設籍基隆未滿3歲幼童,且有發展遲緩、身心障礙、特殊境遇、脆弱家庭等條件,每月額外再提供2000元補助。

市府表示,親屬間彼此生活習慣更容易理解,溝通也更爲順暢,加碼補助的用意在鼓勵親屬託育,同時也能減少目前在家自行照顧或送託未與政府簽約保母、託嬰中心的幼兒,家長僅能申請每月5000元育兒津貼,但送託公共化托育或準公共托育服務的幼兒,家長可領1萬3000元托育補助,兩者之間的差距。

國民黨議員何淑萍表示,傳統上家中有新生命誕生是非常喜悅的,但生育、養育、教育是環環相扣的課題,家長要煞費苦心。她支持市府推動親屬託育加碼補助,並肯定市府設身處地爲照顧者及被照顧者設想。

何淑萍指出,現代幾乎都是雙薪家庭,委託專業保母固然是好的選擇,但不可諱言也是一筆龐大的開支,如果能由親屬來照顧,並且給予一定金額的補助,當然是更好的選擇。市府看到問題,並能透過政策介入協助處理,對於解決少子化問題,無疑是打了一劑強心針。

民進黨議員許睿慈表示,雖然市府設有最高每月5000元的分級補助,但須具備相關認證並自費完成培訓,加上培訓班次不多,實際門檻仍不低。托育政策的初衷是減輕家庭負擔、強化照顧支持,若門檻高讓有心照顧的親屬望之卻步,反而削弱政策效果。

許認爲,市府應針對班次不足與學費過高問題提出改善措施。面對其他縣市已逐步建構完整托育體系、結合地方加碼與中央資源的發展趨勢,基隆更應加速補強自身培訓機制與整合制度,讓親屬託育從補助轉化成實質可運作普及的支持系統,真正迴應市民對育兒友善城市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