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求索暴紅 恐衝擊輝達訂單

中國新創公司深度求索研發的AI模型價廉物美,令許多投資人懷疑未來對輝達晶片的需求可能大減,引發美國股市廿七日出現恐慌性拋售。圖左及圖右各是深度求索和輝達的商標。法新社

中國大陸AI新創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證明其資源雖較少,卻照樣能與輝達較勁。紐約時報廿七日報導,輝達晶片近兩年在科技業供不應求,但是盛況有可能提早結束。

深度求索上週發佈新AI模型,一舉打破科技圈長期的思維,即想打造更龐大而且更先進的AI系統,一定得斥巨資建立數據中心以及非用輝達晶片不可。

有分析師認爲,輝達在建立AI系統的特殊晶片市場市佔率達九成。自OpenAI二○二二年推出聊天機器人ChatGPT以來,輝達業績激增百分之二百至一千二百六十億美元。

惟深度求索的暴紅,卻令人驚覺市場對輝達晶片的需求恐非永無止境。儘管輝達現階段仍處於主導地位,但此前向輝達買晶片的客戶,今後下訂單的速度可能放慢。

市調公司「摩爾洞察與策略」執行長摩希德表示,以往的看法是AI規模愈大,就會愈好、愈快;晶片愈好,AI功能就會愈強。但此一概念是否仍適用於輝達的情況,如今已面臨質疑,未來是否還要那麼多晶片也令人懷疑。

除了輝達,深度求索也可能重挫其他半導體公司,像博通、美光和臺積電。

美國科技業諮詢公司Futurum Group執行長紐曼說,深度求索的成功,正是所有公司及所有人努力的目標與方向,原因是訓練AI的成本太高。但他強調(AI業界的)贏家仍未出現,至今的工具皆只能算勉強符合需求,有朝一日業界能以更價廉的成本打造出更好的模式,那大衆就會開始普遍地採用AI。

高盛集團上週發佈的報告也提到,隨着DeepSeek模型崛起,挑戰美國在AI領域的主導地位,避險基金已正觀望美國扶植的AI熱潮是否還會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