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子島開發惹議!市民恐多揹債7.3萬 北市府澄清迴應
社子島自救會10日早上到北市府遞交陳情書,抗議社子島計劃將讓北市自償性公共債務暴增1847.8億元、市民多揹債7.3萬元。(張珈瑄攝)
臺北市政府8日舉辦「社子島地區區段徵收案」首場土地協議價購會議,社子島自救會到場陳抗程序違法,10日早上又到北市府前抗議並遞交陳情書,社子島計劃將讓北市自償性公共債務暴增1847.8億元、市民多揹債7.3萬元,還要求拆遷居民以2000萬元購入安置宅。北市地政局表示,開發所需經費由北市實施平均地權基金支應,不應以財務作唯一考量,另安置住宅以成本價配售,經濟弱勢最高發給100%的租金補貼並保障租期24年,以達戶戶安置目標。
社子島自救會、臺灣人權促進會、環境權保障基金會,以及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臺灣基進、臺灣綠黨、時代力量衆人齊喊「本土小黨來監督,停止社子島大迫遷」,資深媒體人馮光遠也到場聲援,抗議社子島計劃將讓臺北市自償性公共債務暴增1847.8億元,每位市民將多揹債7.3萬元,呼籲臺北市長蔣萬安停止社子島大迫遷計劃。
社子島自救會發言人李華萍強調,不是反對發展而是拒絕不公不義迫遷,社子島不是商品,我們要的是尊嚴與居住權。(張珈瑄攝)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副執行長許博任表示,臺北市府於8日啓動「生態社子島計劃」協議價購程序,根據市府自評「財務評估報告」,計劃總費用高達 2341.9億元,超過北市一整年總預算,市府自評財務不可行。
臺灣人權促進會秘書長餘宜家說,社子島計劃爲迫遷九大聚落居民興建5000餘戶安置住宅,總支出逾1433億元,等於先全數拆遷再花巨資蓋屋,還要求居民以每戶超過 2000萬元購買,不少弱勢居民恐怕負擔不起高價「安置住宅」而流離失所。
餘宜家指出,市府協議價購程序僅先針對土地,尚未提供建物的補償金額,因此連土地與地上物的補償金總額多少、要補多少差價才能購買安置住宅,這些攸關居民生計的基本資訊,在地居民於公開會議上屢次追問,市府都沒有正面迴應。
社子島自救會發言人李華萍重申,自救會訴求爲反對區段徵收與協議價購;解除禁建、原地改建、九大聚落完整保留;依都委會決議立即啓動實質協商;將反對徵收者土地與房舍無條件剔除。她也強調,不是反對發展而是拒絕不公不義迫遷,社子島不是商品,我們要的是尊嚴與居住權。
李華萍也遞交陳情書給地政局副局長吳智維,她說從前市長柯文哲時代到蔣萬安上任的這2年8個月裡,陳情書都沒有寄到市長室,永遠卡在北市都發局或地政局,質疑今日陳情書是否能到達蔣萬安手中;吳智維迴應,針對陳情書內容北市府都有一定的作業程序,各局處都跟市長保持良好的溝通聯繫,會依照程序辦理,也會讓市長知悉自救會陳情的訴求。
有關社子島計劃將增加北市自償性公共債務,及安置住宅總成本超過問題,吳智維表示,北市府並不是營利單位,公共建設基本上還是以考量公益爲出發點,主要也以居民的生命財產爲優先,市府不是不願意公佈,爲了照顧拆遷戶,原則上是以興建成本讓售,但因爲工程尚未發包,無法提供明確數據,目前金額都還在浮動,未來仍要以實際發包的成本價計算。
地政局表示,市府推動社子島區段徵收整體開發,確有其公益性及必要性,開發所需經費由北市實施平均地權基金支應,在符合公必性及確保居民生命財產安全前提下,不應以財務可行與否作爲是否開發之唯一考量。
地政局也說,爲妥適安置社子島拆遷戶,市府採「先安置後拆遷」方式,待專案住宅興建完成,第一、二期拆遷戶入住,始拆遷地上物及施作工程;另專案住宅是以成本價配售予符合承購資格拆遷戶,經濟弱勢拆遷戶可選擇配租專案住宅,將依其所得條件發給最高100%的租金補貼,並保障租期24年,以達戶戶安置、弱勢照顧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