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稅中介誠信守法纔是正道

來源:經濟日報

近日,國家稅務總局發佈《涉稅專業服務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管理辦法》),明確了管理範圍、管理與服務、監督檢查、處理與處罰等內容,以部門規章形式公佈施行,這意味着對涉稅中介的管理將更加有力有效。

涉稅中介主要從事納稅申報代辦、一般稅務諮詢、專業稅務顧問等業務,是連接稅企的橋樑和紐帶。近年來我國涉稅服務業快速發展,涌現了一大批專業機構爲納稅人提供個性化服務,在推動稅費改革政策落地、幫助企業提升管理水平、宣傳普及稅費知識等多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然而,行業也存在競爭激烈、從業人員良莠不齊、監管難度大等問題,這也導致一些機構及個人鋌而走險、乘虛而入,違法牟取利益。

稅務部門前不久曝光了六起涉稅中介稅收違法典型案件,其中包括涉稅中介實施違法策劃幫助代理的企業偷逃稅款,變造國家機關證明文件辦理清稅業務,虛開增值稅發票等違法行爲。這些案件反映了涉稅中介的違法違規行爲普遍具有連帶性特點,比如中介和代理企業合謀逃稅,或是和個別稅務幹部勾結騙取稅款。因此,涉稅中介違法不僅嚴重影響稅收秩序,也對稅收生態造成風險隱患。稅務部門對這類案件的曝光,釋放了“零容忍”的強烈信號。新規之下,強化涉稅中介知法守法意識、打造行業誠信品牌已是緊迫的必答題。

自律至關重要。涉稅中介和相關從業人員要有長遠眼光和清醒認識,充分認識到行業市場前景廣闊、大有可爲,誠信守法是競爭的基礎,也是打造品牌實現長遠發展的智慧選擇。當前,企業對涉稅服務的需求正加速從基礎的記賬報稅向更加專業、細分的方向發展。尤其是伴隨財稅智能化技術發展,企業對更加數智化、便利化的涉稅服務場景產生更多元的需求。把握這些機遇的前提就是依法誠信執業,只有將精力聚焦主業和正道,纔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洞察先機、脫穎而出。

他律必不可少。中辦、國辦發佈的《關於進一步深化稅收徵管改革的意見》明確提出“加強對涉稅中介組織的執業監管和行業監管”。此次出臺的《管理辦法》與前期出臺的涉稅專業服務信息採集、信用評價管理、信息公告與推送、基本準則及職業道德守則等相關稅務規範性文件相銜接,形成相對完備的涉稅專業服務管理制度體系。涉稅專業服務機構種類多、數量大、分佈廣、專業性強,提升管理效能需進一步加強部門、地方、行業協會等多方協同,加大信息共享力度,拓展暢通投訴渠道。

《管理辦法》提出建立健全以實名制管理爲基礎的“信用+風險”管理機制。信用獎懲是促進涉稅中介依法誠信執業的一個重要方法,各地可結合實際完善對涉稅中介的信用積分管理機制,設立信用“紅黑榜”並對外公示,創新守信激勵舉措,進一步激發涉稅中介在誠信守法、優化納稅服務等方面的自驅力,帶動更多機構遵紀守法、增強誠信意識,推動形成更加健康的行業生態。(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董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