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學校拼貼馬賽克圍牆 「會動的大象溜滑梯」躍上牆面

嘉義縣文化基金會與民雄鄉東榮國小、東榮社區發展協會合作,邀社區長輩、師生共同創作馬賽克拼貼,完成25.6公尺的牆面。(呂妍庭攝)

嘉義縣文化基金會與民雄鄉東榮國小、東榮社區發展協會合作,邀社區長輩、師生共同創作馬賽克拼貼,完成25.6公尺的牆面,特色圍牆以「烈風」、「科技」、「美學」與「校園」4大元素爲主題,融入東榮國小特色,包括數代學生相傳晚上會走動「大象溜滑梯」,校長吳春慧期待,有了這片馬賽克牆,能讓大家知道,臺1線不只有星巴克,還有東榮國小。

嘉義縣文化基金會自2020年起,啓動視覺藝術計劃,積極結合社區與學校,攜手創作藝術作品,今年基金會邀請豐富經驗的王雅君,指導東榮國小及東榮社區發展協會的學員,共同製作馬賽克拼貼陶板,完成學校靠近臺1線側門的圍牆美化。

數代學生相傳晚上會走動「大象溜滑梯」也躍上牆面。(呂妍庭攝)

馬賽克拼貼長25.6公尺,融入東榮國小特色。(呂妍庭攝)

數代學生相傳晚上會走動「大象溜滑梯」也被創作成馬賽克拼貼。(呂妍庭攝)

嘉義縣長翁章樑等人仔細聆聽學生講解創作理念。(呂妍庭攝)

今(22日)東榮國小舉行馬賽克拼貼牆面揭幕儀式。(呂妍庭攝)

今(22日)東榮國小舉行揭幕儀式,文化基金會執行長陳尚雍指出,基金會這幾年積極推動多元藝術課程深入各鄉鎮,提升民衆對藝術的認知與欣賞,獲得廣泛好評,此次計劃由校長吳春慧親自邀請,透過馬賽克拼貼的方式美化校園,不僅讓校園煥然一新,更創下基金會迄今最多幅,且長度最長的藝術創作紀錄。

吳春慧說,東榮國小側門旁邊就是臺1線,但以往大家只知道臺1線有星巴克,藉由這次活動,美化校園、美化臺1線,同時拉近學校與社區之間的距離,促進祖孫間的情感連結。

吳春慧解釋,其中一幅作品的主題叫「烈風」,「烈風」(荷蘭語:Dovoha)其實是民雄的舊稱,是想借此喚醒大家對地方歷史的記憶,並希望打破過去以「打貓」,貓的形象爲主題的創作框架,帶來全新的視野與詮釋。

王雅君這次把設計圖轉換爲AI數位解析後的馬賽克拼貼圖,並結合陶板浮雕的製作技法,使作品更具層次與藝術感。

有學生分享,使用的馬賽克磁磚尺寸較小,雖然製作難度提升,但拼貼完成後的質感更細緻。也有長者提到,一開始拼貼時無法看出圖案輪廓,但當磁磚一片片連接起來,圖案便逐漸浮現,這樣的轉變讓人驚喜,也是參與過程中最有趣的部分。

今揭幕儀式邀請嘉義縣長翁章樑、民雄鄉長林於玲、東榮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劉金山、縣議員黃啓豪、簡嘉億、林淑完、陳文忠等貴賓一同出席,見證重要時刻。

翁章樑表示,創作過程本身就是一種學習,不僅能激發創意與想像,更帶來歡樂與交流,讓參與者在互相討教中成長,進而促進學校與社區之間良性的互動。

翁章樑說,作品不僅展現學校的教育理念,更具有深遠的時間意義,多年後,學生們即使已畢業10年、20年,仍能回到校園,看見當年親手完成的作品,感受到記憶與情感的延續與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