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惡火照亮城市缺失 大囍市16命帶動改革
二○○三年臺北縣蘆洲市民族路「大囍市」社區凌晨大火,火勢從一樓穿堂竄燒到八樓,許多住戶只能待在陽臺等待救援。本報資料照片
深夜,一對夫婦激烈爭吵,妻子自焚,在數十輛機車助燃下,社區陷入火海。廿二年前「大囍市社區縱火案」釀成十六死、七十三傷,迄今仍是許多當地居民的痛。
坐落於新北市蘆洲區的「大囍市」鄰近淡水河堤,原規畫臨接八公尺寬計劃道路及六公尺寬既成巷道、廿二公尺水湳溝排水乾線(永久性空地),但因當時的臺北縣政府缺乏開闢道路經費,導致整個社區四棟樓、二百五十戶僅剩一條四公尺寬道路出入。
社區建照在「公寓大廈管理條例」公佈實施前取得,建商無須提撥公共基金給住戶,消防和污水等公共設施點交也有糾紛,社區管理委員會功能不彰,一樓門廳成了住戶的機車停放區。
二○○三年八月卅一日凌晨,搬進社區兩個月的一樓住戶邱春生、徐瑞琴夫婦酒後激烈口角,徐婦在丈夫制止其激烈舉動後,趁丈夫沒注意在一樓門廳處自焚。由於是在機車停放區,六十四輛機車成了火勢擴大的幫兇,烈火濃煙立刻竄入天際。
當年「大囍市」火警,因車輛違停嚴重,導致消防車一度卡在巷口進不去。本報資料照片
緩降梯逃生 不少人脫手墜地面
消防人車獲報趕抵,排除違停車輛後才靠近大樓,當時社區其中兩棟八層樓高的大樓已陷入火海,火舌和濃煙不斷從各樓層窗戶竄出,窗邊、頂樓有許多全身被燻黑仍拚命揮動毛巾待援的居民,求救聲、哭號聲伴隨着機車油桶爆裂聲,場面混亂。
儘管消防員已射水灌救,但云梯車始終被狹小巷弄及違停車輛困在社區外無法趕抵,在高樓避難的居民忍受不住高溫、濃煙,被迫自尋逃生方法。
「住八樓的弟弟情急下用一條三天前買的繩子向下逃生,雙手被磨得皮開肉綻;妹妹抱着小兒子從六樓攀繩下降,險象環生。不過,八條人命都靠一條繩死裡逃生。」一名住戶當時受訪時氣喘吁吁地說明死裡逃生的經過。另名住戶說,他與女友在睡夢中被濃煙嗆醒,摸到門把滾燙且無法打開,立即用緩降機逃生,當時看到對面棟住戶僅以雙手握住緩降繩逃生,剛想大喊「這樣不對呀」,隨即看到對方脫手墜落地面。
當時,有許多住戶不諳緩降機使用方法,直接握着繩索垂降,雖有人成功,但手掌幾乎被磨到見骨,更多人因手掌受不了高速磨擦產生的痛楚或體力不繼而墜落地面,讓目擊住戶及消防員驚呼不已。
大火燃燒兩小時撲滅,消防員在各樓層救出近百人、引導兩百多人疏散,但因機車燃燒助長火勢、濃煙循煙囪效應上竄,最終造成十六人死亡、七十三人受傷。
2年後修法 高樓須建2安全梯
自焚的徐瑞琴在案發第十二天、九月十一日中秋夜傷重不治。邱春生被控明知妻子情緒不穩卻未及時將油漆用的易燃品移開而釀禍,依過失致死罪判處當時的最高刑度兩年有期徒刑定讞。
監察院調查,內政部及臺北縣政府未於第一時間完全掌握、處置全般狀況,忽略可由三方位部署消防救災車輛,有指揮調度不當之失;另未能實質督導公寓大廈維護管理,致該社區住戶將門廳做爲穿堂停放機車,亦未妥善規畫巷道停放機車之問題,致夜間汽機車恣意停放,影響救災動線及搶救速度,提案糾正內政部及縣府。事後,促成相關修法,二○○五年起八層以上住宅必須興建兩座安全梯,加強設置逃生及消防設備,各地方政府也加強整頓狹小巷弄違停,避免妨礙消防救災。
大火的教訓 社區管理漸上軌道
一名社區剛落成入住迄今的住戶指出,當年整個社區幾乎無人管理,沒有統一的管委會,每棟樓由住戶各管各的,外部巷弄、內部門廳停滿機車,後來縣府輔導成立管委會、聘請保全警衛,並協助在社區兩端設置鐵門、恢復門禁管制、社區有中庭,居住環境和生活品質已上軌道,社區外巷道違停情形也很少,進步很多。
如今的大囍市社區,兩端裝鐵門、設置警衛亭,夜間管制車輛進入停放。記者林昭彰/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