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全球民意走勢 中升美降
旺報社評
川普關稅戰極限施壓,對長期盟邦也不手軟,在「讓美國再次偉大」強勢作爲下,美國聲望明顯下滑,從歐盟、印太到紐澳,都重新評估美國是否仍爲可信賴的安全與經濟夥伴?此消彼長,中國呈現與美國旗鼓相當的趨勢。
美國隊長領導力遭疑
美國智庫「皮尤研究中心」日前公佈一項全球性民調,在24國的民調中,19個國家有超過一半受訪者對川普領導世界事務缺乏信心,多數受訪者同意川普是強大的領袖,但形容他「傲慢、危險」。對川普缺乏信心連帶衝擊各國對美國的看法,在15個國家民衆心目中,美國的地位與觀感明顯退步,甚至與美國有防衛條約的日本、韓國與澳洲,對美國的好感亦出現鬆動。
皮尤另一項國際民調則顯示,25個受訪國家中有15國對中國的看法改善;對習近平正確處理世界事務的信任度增加。在全球10大高所得國家中,中國的好感度上升9%,美國下降16%,對川普的信心比去年降低31%,落後習近平,這是2020年以來,10國民衆對於習近平的信心首度高於美國總統。
4月2日關稅「解放日」以來,川普挾着美國強大的國力、各國對美國市場及國安的依賴,迫使許多國家一一就範,「讓美國再次偉大」旗幟下,川普聲勢如日中天。但更深層觀察,可能是短多長空,皮尤民意調查就是一個重要指標。
後冷戰時期形成「美國獨大」的「單極體系」,美國憑藉獨一無二的國力,一手打造以規則爲基礎的國際秩序與體制,無論硬實力與軟實力,中國都難望其項背,近年中國強勢崛起,維持國際秩序的「美國隊長」,反而更受歐洲、東亞、澳紐及部分東南亞國家的敬重與期待。但以「讓美國再次偉大」爲目標的川普2.0,標榜力量就是正義,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對等關稅,嚴重侵蝕美國所擁有的傳統優勢。
川普得意洋洋形容美日貿易協議是「有史以來最大的交易」,經濟學者克魯曼表示,協議只會讓美國對日本貿易逆差不減反增,還會導致美國消費者面臨一波物價震撼,在政治指導投資去向之下,美國將朝「朋黨資本主義」邁進。
5月間過世的「軟實力之父」奈伊與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基歐漢在〈美國世紀的終結〉專文指出,權力有3個面向:脅迫、付費及吸引力,前兩者是硬實力,後者是軟實力,短期內硬實力看似凌駕軟實力,但長期而言,軟實力經常勝出。川普過度使用脅迫與硬實力,不理解軟實力在外交政策中的角色,忽視美國實力的關鍵來源,將是失敗的策略。
中國軟實力趁勢崛起
川普的關稅貿易戰看似無往不利,唯獨重要的一塊拼圖搞不定:中國,他是唯一採取報復措施的國家,關稅飆升到145%也在所不惜。在經歷日內瓦與倫敦談判後,雙方即將於本月28日在瑞典斯德哥爾摩進行第三輪談判,主要議程爲再延長8月12日的關稅大限。大陸以稀土與磁鐵爲工具,換取美國放鬆對中國的高科技產品與技術限制,雙方旗鼓相當,甚至有專家以爲中國略佔上風。
川普的強硬、交易式外交對中國並未奏效,反而讓其趁虛而入,創造機會顛覆以制度與聯盟爲基礎的「美國秩序」。奈伊就警告,若川普繼續削弱美國盟邦信任、堅持帝國主義路線、挑戰美國法治、摧毀美國「國際開發總署」、退出聯合國機構之後,美國將很難與中國競爭。
美中之間存在相互消長關係,皮尤中心副主任席爾瓦表示,當美國不再是可靠夥伴,民衆對川普帶領全球經濟缺乏信心時,對中國的觀感可能產生變化,這也是目前大勢所趨。
除了奈伊的「美國世紀終結」論外,美國主流媒體紛紛報導,美國無法迴避中國的崛起,迎面而來的「中國衝擊2.0」將比第一波更嚴重,新衝擊以航空、人工智慧、機器人、微處理器、太陽能、生物醫藥等先進產業爲主。美中戰略競爭大架構下,關稅戰只是其中一個節點,卻有關鍵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