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護腺肥大別擔心!中西醫合療 搭配「穴位保健」
攝護腺肥大是老年男性常見的疾病之一,以排尿困難爲主要臨牀症狀,病輕者小便不利、夜尿增多、尿流無力;病重者小便閉塞、點滴不通。(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攝護腺肥大是老年男性常見的疾病之一,雲林縣中國醫藥大學附設北港媽祖醫院中醫部表示中西醫合療可整體性調理,改善症狀減緩不適。(張朝欣攝)
攝護腺肥大是老年男性常見的疾病之一,以排尿困難爲主要臨牀症狀,病輕者小便不利、夜尿增多、尿流無力;病重者小便閉塞、點滴不通。雲林縣中國醫藥大學附設北港媽祖醫院中醫部表示,針對攝護腺肥大,西醫以手術、西藥因應,配合中醫的中藥方劑與保健穴位,可整體性調理,改善症狀減緩不適。
媽祖醫院中醫部主任羅煥奎、醫師阮品勳提到,攝護腺肥大的原因,可能是過度勞累、情緒劇變,或貪食過量刺激性食物等,因而誘發攝護腺組織突然充血腫脹壓迫尿道,進而導致尿滯留。也可能與體內荷爾蒙平衡因老化而發生改變有關。
攝護腺肥大屬於中醫「癃閉」,小便不利、點滴而短少,病勢較緩者稱爲「癃」;小便閉塞、點滴不通,病勢較急者稱爲「閉」。正常情況下,小便通暢有賴於三焦氣化的正常,究其三焦氣化之本源於腎所藏的精氣,腎主水液而司二便,與膀胱相表裡,腎之氣化失常開闔不利,該開不開,則成癃閉。
阮品勳表示,分析攝護腺肥大的病因病機,包括溼熱蘊結、肺熱氣壅、脾氣不升、腎元虧虛、肝鬱氣滯、尿路阻塞。中醫可透過穴位進行保健,平時以大拇指按揉足三裡、關元穴、三陰交等穴道。日常保健,則切忌飲酒及辛辣厚味食物,避免過度脹尿;維持規律運動,可改善血液循環,對排尿有益。
阮品勳指出,對於攝護腺肥大,中醫證型症狀表現及常見中藥方劑,包括膀胱溼熱用八正散;肺熱壅盛用清肺飲;肝鬱氣滯用沉香散;脾氣不升用補中益氣湯;腎陽衰憊用濟生腎氣丸。中西醫合療,可針對病人情況,改善症狀並處理療程中不適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