捨不得睡!5問題自測「報復性熬夜」恐害睡眠障礙、變胖

▲現代不少人到了該睡覺時間還捨不得睡,有報復性熬夜的狀況。(圖/取自免費圖庫)

記者趙於婷/臺北報導

現代人工作壓力大,有些人白天要花大量時間工作,甚至下班後仍要時刻保持工作狀態,獨屬於自己的時間只能趁夜晚偷回來,因此不少人有「報復性熬夜」的狀況。對此,中醫師也提醒,長期熬夜可能會導致睡眠障礙、變胖、記憶力下降等,可以用自我檢測表瞭解自己是否有同樣狀況,另外也建議可以睡前按摩或泡腳,幫助改善報復性熬夜的情況。

中醫師楊苡琪指出,現代人爲了重獲一些自由感而加倍熬夜,即使已經很疲倦,仍要熬到兩三點才甘願睡覺,希望通過熬夜彌補這一天的遺憾,因此報復性熬夜是種「補償心理」,爲一種自我防禦機制,但這往往會使隔天更疲憊,最終陷入惡性循環。楊苡琪說,短期這樣的狀況並不被認爲是病態,但持續的熬夜最後會衍生成各種睡眠障礙,如失眠、睡眠不足、睡眠相位後移綜合症等,同時會造成肥胖、記憶力下降、免疫力下降、心臟病風險增加等,對身心造成損耗,因此陷入報復性熬夜的惡性循環時,是必須要積極處理的。

由於報復性熬夜常會出現在壓力大、精神緊繃及思慮多的人,與中醫五臟中的心與肝關係最密切,因此在中醫治療上,可服用疏肝解鬱的藥物能改善,另也可搭配鍼灸治療放鬆緊繃的肌肉,也能導引身體回到平和狀態。

楊苡琪也建議,每天睡前可用指腹畫圈按摩穴道,包括「內關穴、神門穴、耳神門穴」,每個穴位按摩3至5分鐘,有輕微酸脹感即可,睡前也可以泡腳10~30分鐘至身體微微發汗,同時按摩小腿、大腿,使氣血活絡、增加新陳代謝和放鬆身體。

另外平時也要保留與自己獨處的時間徹底放空,例如冥想靜坐,偶爾自己吃飯、逛街等,睡覺要關燈和減少睡前滑手機,使身體分泌褪黑激素,啓動生理時鐘,縮短熬夜的時間。若想了解自己是否有報復性熬夜,可透過以下問題自我檢測,如果符合的愈多,代表可能越有報復性熬夜的傾向。

【報復性熬夜自我檢測】☐ 上牀睡覺的時間比預期的更晚。☐ 明明知道明天要早起,反而更晚睡覺。☐ 到了該睡覺的時候,無法結束當下的活動,例停不下來滑手機。☐ 上牀睡覺時,容易被其他事情分心或下意識使用手機。☐ 常用「需要一點自己的時間」爲熬夜的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