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化衝擊偏鄉教育 侯友宜:裁併校可評估「資源集中、不減」

新北市長侯友宜今天在議會接受總質詢,討論偏鄉教育問題。記者葉德正/攝影

少子化與都市化衝擊,新北多所偏鄉小校苦撐,有小學1到6年級僅7名學生。新北市議員林裔綺、許昭興今天總質詢,認爲教育局在師資調度、課後輔導資源不足,同儕刺激不足,也讓學生競爭力低落,若能將各校教育資源集中,提供接送、營養午餐免費福利,市府應正視「裁併校」可行性。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偏鄉學校確實面臨困境,將請教育局評估整並可行性,但強調「預算不減、照顧不減」,並須充分溝通地方意見,確保學生受教品質。

新北市議會今天由議員林裔綺、許昭興聯合質詢,兩人關心偏鄉教育資源分配議題。

林裔綺指出,偏鄉小校學生數不斷萎縮,師資流動率高、教師兼任行政與跨領域授課負擔過重,也導致孩子學習力低落、競爭力不足。

林裔綺說,根據資料在112年學年度,新北市國中小學習測驗未通過學生中,實際參與學習扶助比率偏低,國語文、數學及英語三科受輔率分別僅爲27.71%、32.94%、24.64%;部分學校甚至未開設學習扶助班,致使學生無法獲得應有協助;全市共有16所學校(含國中與國小)出現未開班情形,影響學生共407人,其中未通過國語文測驗者224人、英語文183人。

林裔綺說,以和美國小爲例只剩7個學生,柑林國小也只有10人,人數少導致學生學習基礎與互動力不夠,缺乏競爭力,孩子有時候成績追不上,學校應給予輔助計劃,避免學習挫敗感,否則會提早放棄,會形成惡性循環。

教育局長張明文指出,從中央到地方,都有許多如夜光天使等輔導計劃,也有協助照顧偏鄉孩子到晚間8時,都有針對孩子學習提供相關扶助,但還是希望能夠在課內補救爲重點。

議員許昭興說,以瑞芳地區幾所小校爲例,有學校約20幾人,經費有2000多萬元,若與同區另一間學校合併,兩校經費可以提升接近5000萬元,在不減預算情況下,反而能讓學生獲得更多照顧,例如免費營養午餐、課後輔導或外師教學;整並後資源能更有效運用,也可考慮將閒置校舍轉爲社區老人安養據點,提升整體地方發展。

林裔綺也認爲,裁併校是價值選擇,必須要嚴肅面對。

侯友宜說,議員建議非常有道理,將責成教育局研擬整並評估方案,包括地理環境、交通接送與生活條件等因素,並與地方充分溝通,只要地方沒意見、預算不減、孩子照顧好,都可以評估,讓孩子有更多同儕互動與學習多元性。

侯友宜說,市府目前針對偏鄉師資,針對偏鄉教師設有交通、租屋補助與久任獎金,也優先引入實驗教育及公費生制度,期望吸引師資留任,偏鄉教育轉型不是一句話就能解決,市府會持續努力縮短城鄉差距,讓每個孩子都能在公平環境中學習成長。

張明文說,都會以學生爲中心整體檢視,並持續推動跨校共學、混齡教學及科技輔助學習等方案,作爲偏鄉教育的重要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