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市因地制宜發展林業主導產業

侯嫣、陳慧

7月10日,紹興諸暨市某竹業有限公司毛竹加工車間裡,工人們正將毛竹加工成竹板等用品。在諸暨市東和鄉林業共富綜合體的帶動下,毛竹加工企業紛紛走上快速發展道路,2024年全鄉竹產業總產值突破1億元。

林業產業是山區重要的綠色富民產業,對於推動綠色發展、助力農民增收、促進鄉村全面振興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紹興市持續發揮林長制牽引作用,不斷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因地制宜發展木本油料、竹木製造、花卉苗木、林下經濟和森林康養等林業主導產業,助力強村富民和共同富裕。數據顯示,2018年以來至今,紹興市累計發展“畝山萬元”興林富民示範推廣基地70.6萬畝,實施“千村萬元”林下經濟增收幫扶工程39個,完成示範基地面積約1.5萬畝。

“今年要重點推進林權經營流轉和收儲,實施林業標準地、共享林事服務中心、共富園區和共富工坊等建設,促進林業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紹興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相關負責人說,目前已謀劃諸暨市林下經濟產業園等林業綜合發展項目8個,完成規劃方案編制5個。

林業產業發展,離不開政策支持。紹興市各地根據林業產業特色,加大資金支持力度。如柯橋區將竹產業發展納入“三農”發展政策,對以行政村爲主體實施的竹產業加工項目,按其改造升級實際投資的80%予以補助,最高不超過200萬元;新昌縣設立總規模10億元的興村富民基金,推進低效林地流轉,助推經濟薄弱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