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事法成效遭疑 「孩想陪你長大」批司法院只管表面 讓第一線擦屁股
少年事件處理法2023年修正上路,有偏差行爲但未觸法曝險少年由「行政輔導先行」,但成效受質疑。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今開制度檢討與策進公聽會,「孩想陪妳長大聯盟」總召集人徐妮妮一上臺便批評司法院高高在上,只管法制表面,卻讓第一線工作者疲於奔命,國人要的是安全的環境,非事後民事求償。
徐妮妮指實務端與最近數據顯示「理想與現實落差巨大」,現行法制遠遠無法支持這套理想,導致實務端疲於奔命,行政、司法、教育、社政等單位各自爲政,橫向聯繫嚴重不足。
「司法院高高在上,只管法制完備與表面」徐妮妮指現場執行的困難與後果都丟給第一線單位去擦屁股,無視人員與專業訓練的匱乏,她請司法院正視實務端的哀鳴。
徐妮妮以一名女同學爲例,在轉學前遭受霸凌,卻未見校安通報、霸凌調查啓動,後來霸凌成立的學生竟被評爲「品行端正」,當了班級代表去領校長獎,這根本是在受害者傷口上灑鹽。學校對被霸凌學生冷漠,指說「依規定辦理」也沒提供有效的輔導。
兒少除罪已5年,配套還在說諮商、輔導和民事求償,徐妮妮指錢買不回傷害,結果卻難以改變。她說,兒少的社會新聞不算少,推動修法卻如此艱難,大家要的是安全的環境,而不是「事後的求償」。
此外,她也提到矯正署「撐不住了」,但司法院「繼續發球」,如誠正中學一年暴增百人,全國少年收容早已超額,矯治、輔導比例失衡,少年如倉儲物品般被丟入矯校,但法院裁定「無上限」式收容,矯正署還能承接多少少年?
徐妮妮批評司法院只會用「尊重裁定」來推卸責任,忽略掉矯正署已無法承受,最可怕的是不僅止於少年,連成年人也一樣,整個系統崩壞。
剴剴案後引發修法討論,徐妮妮希望三黨能共同討論,機關主管能取得共識,兒少安全不該成爲政黨鬥爭的工具。但她說「犯罪人數持平」的說法掩蓋了人口結構變化帶來犯罪率上升的事實,這是誤導公衆的煙霧彈,實際上少年的犯罪率上升、總人數暴增,少年犯罪問題不但沒有改善,反而惡化。
徐妮妮說,少年詐欺、性犯罪快速上升,片面的數據解讀只是掩蓋真相,犯罪的問題不僅沒有減輕,反而因犯罪型態變化而更難防治,相關單位卻沒提有效的因應政策。
臺東基督教阿尼色弗兒童之家院長呂立漢也表示,司法單位確實有心的法官、保護官,不分假日、晝夜在關心孩子,當司法長官稱讚他們,那是因爲有許多人在努力。呂說,有次在籌建分院時,有街坊老人家說「你們這邊都壞囝仔」,但他迴應是他們有「壞父母」,刻板印象對犯過錯的孩子是不公平的。
呂立漢話鋒一轉,他指曾向司法單位的長官反映難處,對方卻回他「已經委託你們,就是你們的事」,但他們並非公權力單位,這種情況並非僅有1次,他「非常非常不舒服」。
立法委員黃國昌表示第一次當立委時拜訪明陽中學,「漏接的孩子」該怎樣救回來?這是整個國家的問題,後來他研究組織犯罪,臺灣黑幫與政商集團勾結,當孩子看到政治人物與黑幫稱兄道弟,這傳遞給少年什麼樣的訊息?他認爲這個體制正在跟黑幫「搶孩子」,國家資源竟沒辦法替孩子開一條路。許多機關對司法院批判,司法院應聽下去,少年嫌疑犯近年來人數約都在1萬人左右,究竟是修法有問題,還是執行有問題?尤其詐欺案更是頻頻上升。
黃國昌說,許多大哥利用下一代來犯罪,結果小弟坐牢,大哥在外面吃香喝辣、甚至還有立委替他們撐腰,但未成年人卻被拿來當犯罪工具,我們是這樣辦組織犯罪的嗎?他認爲這隻會讓更多未成年人被推入黑暗之中。
「孩想陪妳長大聯盟」總召集人徐妮妮批評「司法院高高在上,只管法治完備與表面」徐妮妮指現場執行的困難與後果都丟給第一線單位去擦屁股。記者王宏舜/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