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肉界勞斯萊斯」插旗臺中 東泉辣椒醬、麻薏變創意料理

▲米其林指南推薦餐廳「八和和牛燒肉專門店」宣佈插旗臺中,10月29日正式開幕。(圖/記者黃士原攝,以下同)

記者黃士原/臺北報導

燒肉愛好者久等了!米其林指南推薦餐廳「八和和牛燒肉專門店」宣佈插旗臺中,10月29日正式開幕,菜單與臺北2家店差異不大,不過有針對在地特色,研發以東泉辣椒醬、麻薏入菜的創意料理。11月29日前,到店消費即每人贈送「海膽生牛肉脆餅」1份。

八和和牛燒肉專門店,堅持不屬於任何派系,只專注於燒肉,透過「和牛一頭買」的模式,引進A5等級、名列日本三大和牛之一的滋賀縣「近江牛」,將整隻和牛細分拆解爲30多個部位,並將和牛融入生牛肉、壽司、霜降、赤身、牛排、逸品、湯品、主食等8大主題料理,精確展現和牛的細膩風味,故名「八和」,在網路上也有「燒肉界勞斯萊斯」的美譽。

▲八和臺中店鄰近文心一路、惠文路。

▲1樓規劃L型吧檯座位,以及半開放式卡座。

在開出創始店與敦北店後,創辦人陳彥豪2年前就有往臺中發展的想法,只是一直找不到好的店面,直到今年初才找到適合的地點,鄰近文心一路、惠文路的臺中店,採兩層樓空間規劃,1樓規劃L型吧檯座位,以及半開放式卡座,2樓則採全包廂設計,提供各可容納4至10人的8間包廂,保障賓客用餐的隱密性。全店共可提供66席座位,整體空間更超過120坪。

隨着臺中店的開幕,八和和牛燒肉信義安和店、敦北店也同步推出升級版菜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八和經典雙人套餐」延續經典,由本日和牛拼盤爲主角,搭配「八和生牛肉手卷」、「八和金鑽燒」、「八和香米生牛肉」、「涮和牛牛肉湯」等品項。

▲套餐中的本日和牛拼盤。

▲八和生牛肉手卷。

▲八和金鑽燒。

拼盤中「本日和牛拼盤」進行重大改革,突破過去僅依油脂比例區分爲「霜降」、「赤身」兩大類型,升級成爲「脂味」、「肉味」與「風味」3大類別。脂味以肋眼、牛小排最具代表性,油花比例較低的肉味則是使用菲力、臀肉、內腿;而風味系肉品囊括牛肋條、笹肉及一級棒(臀肉上蓋)。

主廚亦會每日依照肉品狀況與整體風味,專業搭配羽下、芯芯、貝身、鯉魚管等不同部位,爲賓客帶來變化的驚喜。

▲八和蟹茸燒。

八和和牛燒肉專門店也同步推出多款精緻餐點,新亮相的「八和蟹茸燒」是呈現「山海合一」設計哲學,以來自大海的松葉蟹爲底,藉由清雅鮮甜奠定基礎,再堆砌當日精選的和牛部位增加豐潤的油脂感,最後再擺上油炸處理、香氣十足的日本舞菇。

▲八和香米生牛肉。

臺中店也把日本和牛與在地元素融合,推出限定料理「八和香米生牛肉」、「麻薏生牛肉最中餅」。前者先將和牛生牛肉以油蔥調味,底層則是略帶微微焦香的酥炸米糕棒,再以香菜苗點綴,隨餐並附上東泉辣椒醬滴管,食用時把它擠在生牛肉上面,鹹甜微辣的醬香,突顯生牛肉鮮美。另道限定菜色「麻薏生牛肉最中餅」,則選用酥脆的日式最中餅作爲外殼,集結和牛生牛肉、麻薏凍、鬆軟地瓜泥、酥炸吻仔魚乾等元素。

▲限量八和特製女王派。

同爲新登場的「限量八和特製女王派」,則是向經典的威靈頓牛排致敬,以A5和牛菲力部位作爲核心,結合西班牙伊比利豬、松露醬,以及特製發酵豆腐,創造出中西合璧的風味。

▲日本成吉思汗大黑屋10/24開幕。(圖/記者黃士原攝)

另外,來自日本北海道旭川的人氣燒烤名店「成吉思汗大黑屋」,今年宣佈進軍臺灣,首間分店地址選在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上,10月24日開幕。餐廳跟日本一樣採用澳洲空運直送的低溫冷藏羊肉,單價260元起至750元,另供應小菜、沙拉、冷麪與各式飲品。

▲菜單上提供羊肩里肌、羊里肌、羊腿肉、羊菲力、羊肩丁骨、肩胛肉卷片、草本香料調味羊肉,以及集結4大經典部位的大黑拼盤。(圖/記者黃士原攝)

大黑屋此次跨海登臺,以不用飛北海道就能享受最道地的烤羊美味爲目標,同樣使用澳洲空運直送的低溫冷藏羊肉(Chilled),菜單上提供羊肩里肌、羊里肌、羊腿肉、羊菲力、羊肩丁骨、肩胛肉卷片、草本香料調味羊肉,以及集結4大經典部位的大黑拼盤。另供應小菜、沙拉、冷麪與各式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