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新住持上任「清理釋永信餘毒」?港媒分析「離職潮」傳聞
印樂法師擔任少林寺新住持。中新社資料照
港媒星島日報6日刊出署名文章稱,執掌河南嵩山少林寺30多年的釋永信落馬後,洛陽白馬寺方丈釋印樂法師「臨危受命」,擔任少林寺住持。「去商業化」效應在高度商業化的少林寺初現,多間陸媒直擊,佛殿前的「平安香」等高價香消失,也不見舉着二維碼收費的武僧。
報導稱,8月5日,「少林寺離職潮」登上大陸社羣熱搜榜,有的還言之鑿鑿說已經跑了30多個,引發網友議論。有人認爲走的都是假和尚,「唸的是金不是經」;有的說「應該叫還俗吧」;也有人調侃「假和尚遇上真方丈」。不過所謂「離職潮」都只是網上傳言,沒有正規媒體的報導。
文中分析,某個程度而言,「離職潮」更多是因爲新任主持印樂與「花和尚」釋永信風格不同,外界憧憬他將在少林寺「撥亂反正」、「刮骨療毒」。印樂法師接受嚴格的佛學教育,拒絕佛教商業化,推行農禪制度,將勞動與修行相結合,自己也像農民一樣參加耕種,將白馬寺打造成爲「中原第一清修樣板」。
因此,網傳印樂法師上任首日即推出五大新規:關停商業演出、禁止高價開光、清理寺廟商舖、推行農耕自養、改革收入分配。還要求清晨誦經,早上耕田,下午修行,手機由庫房統一保管,禁止娛樂活動,週末不得擅自離寺。
儘管上述改革沒有正式說法,但少林寺「全面從嚴治教」、「去商業化」勢在必行,「清理釋永信餘毒」也將展開,有和尚被「開除」很正常,有和尚「頂唔順(挺不住)」離開也不奇怪。
少林寺院內原有座石碑,是1999年釋永信擔任第30代方丈時所立的紀念碑。釋永信「出事」之後,紀念碑被人用木板遮蓋。陸媒鳳凰網8月1日實地探訪,紀念碑已經不見蹤影,石板路面只留下幾處坑窪。換言之,石碑已經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