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討地方補助 邱佩琳:基隆是海洋國門應更獲中央重視
基隆市副市長邱佩琳(中)表示,13日上午赴政院座談時,她向中央喊話指出,基隆身爲北臺灣的海洋國門,相關的建設需求中央應該更重視。(張志康攝)
行政院13日上午邀集各縣市首長赴政院,就現行《財劃法》的爭議舉行座談。基隆市由副市長邱佩琳率主計及財政兩位處長與會。邱佩琳表示,基隆市的歲入較修法前有不小差異,希望最少中央補助部分不應少於去年,市府期望在未分配的345億元中爭取更多份額。另外,基隆鄰近臺北、新北市,財政卻遠遠不如,她認爲基隆身爲臺灣北部海洋國門,中央應該更加重視基隆的建設。
邱佩琳表示,上午政院座談時氣氛大致算得上融洽,除高雄市長陳其邁表達對這次《財劃法》修法不滿外,僅有臺北市長蔣萬安與卓揆就修法過程有過短暫的交鋒。
邱佩琳認爲,基隆市在《財劃法》修法後,歲入相較去年有着明顯的差異,這樣的差異直接導致基隆市的相關建設都面臨困境。她舉教育環境基金爲例,原本該基金的財源有7成來自中央補助、3成來自基市自籌,但如今卻直接倒過來,單單教育方面就少了新臺幣9億元。
邱佩琳說,基隆原本就鄰近臺北市與新北市,但因爲是省轄市財政難以與六都相比擬,但如今基隆與雙北之間的財政差異更大,也直接影響基隆市的相關建設。她指出,今年基隆港郵輪旅客上看86萬到90萬人,基隆市身爲臺灣北部海洋國門,相關建設的需求更應獲得中央的重視。
對於未來,邱佩琳認爲,若有機會再修法,應該針對基隆山多平地少、又是海洋國門,以及人口老齡化、人才流失嚴重等現實狀況,除人口、土地、管理成本外,個別考量基隆的困境。至於歲入差異部分,則是期望能自中央未分配的345億元中爭取更多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