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星號「新身分」重返基隆 邱佩琳:郵輪經濟助農漁產值

▲從處女星號到探索星號!基隆港17年郵輪經濟見證國際化成果。(圖/記者郭世賢翻攝,下同)

記者郭世賢/基隆報導

繼基隆市長謝國樑率隊與基隆港務分公司赴日行銷基隆觀光資源及港埠設施,爭取國際郵輪航線停泊後,基隆市副市長邱佩琳今(30日)受邀代表市府登上探索星號,與郵輪業者、觀光旅行業及媒體進行交流,持續推廣基隆作爲國內郵輪停泊母港。

邱佩琳表示,探索星號與基隆港的淵源深厚,從2008年的處女星號到2025年的探索星號,見證了基隆在郵輪旅遊市場的發展。她強調,基隆港地理位置優越,擁有便捷的鐵道與公路運輸系統,國際旅客從桃園機場入境後,可迅速轉乘至基隆港搭乘郵輪,具備發展「搭機又搭船(Fly-Cruise)」的優勢。此外,郵輪公司在基隆大量採購食材,也爲當地農漁產業帶來經濟效益。

▲探索星號首航基隆!基隆副市長邱佩琳(中)登船推廣郵輪母港優勢。

市長謝國樑則積極推動基隆港成爲亞洲郵輪航線的重要樞紐,市府透過海外行銷、港口費率優惠、踩線團活動等方式,爭取更多國際郵輪停靠。同時,市府也整合友善店家、外語導覽及便捷交通接駁服務,讓國內外旅客深度體驗基隆美食美景及百年港口風華。未來市府舉辦大型活動時,將考量郵輪來港時間,邀請國際旅客參與,提升活動的國際層次。

市府副發言人曾冠誠補充,市府持續推動東、西岸客運碼頭翻新,並提升旅運設施與環境美化,強化郵輪服務量能。2024年基隆港外籍郵輪旅客人數已超越2019年水準,展現疫後郵輪市場的成長潛力。

此外,張家馨指出,基隆繼2017年獲頒「亞洲最佳郵輪母港」後,2023年再獲「特別成就獎」,顯示國際郵輪市場對基隆的高度肯定。市府將與郵輪業者持續深化合作,結合文化觀光局與旅客服務中心的導覽地圖與服務站,進一步提升北臺灣郵輪旅遊的岸上觀光資源與服務品質。

▲▼基隆港再獲國際殊榮!市府深化郵輪合作,拚觀光經濟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