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櫃協會座談/設主權基金 時機正好

上市櫃公司協會舉辦主權基金座談會,左起中經院副院長王健全、臺灣上市櫃公司協會創辦人施明豪、前政大校長周行一、前國發會主委陳美伶、前中華郵政董事長翁文祺、美國安卓樂資本合夥人林家振。記者邱德祥/攝影

臺灣上市櫃公司協會日前舉辦「設立主權基金的目的與運作」座談會,邀請專家剖析其重要性及關鍵挑戰,與會專家認同,爲佈局下世代新產業,現在是成立主權基金的絕佳時機,但法規、資金來源、人才,都是政府必須積極面對的議題。臺灣上市櫃公司協會創辦人施明豪表示,臺灣經濟實力已邁入成熟階段,若能成立主權基金,不僅可迴應資本市場需求,更能推動產業升級與國際佈局。

前國發會主委陳美伶:要因應風險

臺灣成立主權基金,爲何現在是成熟時間點?前國發會主委陳美伶說,賴總統提出設立主權基金的構想,反映出社會已有高度共識,約65%的媒體聲音抱持支持態度。

她強調,臺灣目前已面臨結構性挑戰,不能只依賴半導體產業,應借鏡過去政策決策是如何奠定今日的基礎,開始思考未來50年、甚至是100年的競爭力佈局。

陳美伶強調,主權基金的設立不應只是因爲「財源充足」,而是必須要能因應風險、分散產業集中性,同時提高國際能見度與經濟韌性。應嚴肅看待主權基金相關立法與治理機制,並提出創新建議,如導入區塊鏈與穩定幣等數位資產工具,才能強化主權基金的功能與彈性。

中經院副院長王健全:混和型設計

中經院副院長王健全表示,臺灣主權基金的推動蹉跎至今,已討論超過20年,現今應正視其必要性。他指出,臺灣出口結構過度依賴半導體,形成產業與薪資的M型化,加上傳統產業正面臨多重壓力,亟需一個能夠多元投資並支撐產業升級的國家戰略工具,主權基金就是重要解方。

王健全認爲,主權基金應設計爲規模達新臺幣10兆元的混合型基金,八成進行商業投資、兩成支援產業政策,並由政府出資、民間專業操作,透過公開透明的關鍵績效指標(KPI)與董事會監督來確保治理品質。資金可來自外匯存底、保險資金與民間共襄盛舉,唯有達到一定規模與專業治理,臺灣方能在全球資本與技術競逐佔有一席之地。

前中華郵政董事長翁文祺:三方面着手

前中華郵政董事長翁文祺直言,力挺臺灣設立主權基金。他強調,這並非財富管理工具,而應視爲國家產業戰略工具。他曾擔任中華郵政董事長,他回顧,中華郵政有逾7兆元的資金運作,雖已具主權基金功能,但卻僅爲繳庫,而非追求長期報酬,反映出現有制度有所侷限,透過成立主權基金,才能發揮更積極的功能。

翁文祺表示,未來行政院設立主權基金應從三方面着手,第一,資金來源清晰,以財政撥款、借款或發債爲主;第二,制度設計應彈性化,避免官僚限制投資操作與人事任用;第三,聚焦新興產業與國際佈局,如量子、替代能源、軟體與材料等,以國家力量搶佔全球下一輪科技與產業制高點。主權基金不是選項,是刻不容緩的國家戰略。

美國安卓樂資本合夥人林家振:人才是關鍵

美國安卓樂資本合夥人林家振指出,臺灣目前如果要設置主權基金,最大的一個問題就在於將會面臨到全球人才競爭的嚴峻挑戰。

他進一步指出,首先,必須要有能力在國際頂尖學府,比如說美國的常春藤聯盟(Ivy League)進行徵才,並且提供不遜色於投資銀行的相關薪酬待遇,這對於臺灣現有的體制以及政治文化來說,都是一大挑戰。

林家振點出,臺灣的稅制亦是關鍵問題,目前綜合所得稅率最高40%,相較於新加坡、香港,稅率相對高出不少,難以吸引國際金融人才來臺。政府若無配套調整,包括租稅優惠、生活條件優化等,難以吸引頂尖操盤人加入主權基金運作,如此一來,臺灣即便設立主權基金,也難以有效執行全球產業佈局或取得技術與資本優勢。

前政大校長周行一:目標要清晰

前政大校長周行一表示,設立主權基金的相關討論在臺灣日益熱烈,主因各國政府普遍面臨預算困難與產業轉型壓力,臺灣成立主權基金要面臨三大關鍵問題:資源從何而來、治理架構如何設計,以及如何建立績效考覈機制與責任制度;設立主權基金的目標應該要清晰,須有效連結其使命與實際績效,才能真正發揮功能。

周行一指出,臺灣具備一定財政實力,重點在於如何盤點整合資源、建立具規模的基金體系,同時也要立法建立健全治理機制,確保基金運作透明性與效率。更重要的是,國家也需積極培養與延攬具國際視野與產業洞察力的專業人才,使主權基金成爲帶動臺灣經濟創新與永續發展的重要引擎。

中經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劉大年:面臨兩挑戰

中經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劉大年表示,全球產業競爭日趨激烈,各國不再單靠補貼或租稅優惠,不少國家透過設立主權基金推動關鍵產業佈局。

臺灣目前以《產業創新條例》爲主的補貼方式已難以應對國際變局,設立主權基金不僅是財富管理,而是關乎未來產業定位與全球競爭力的重大政策。

劉大年舉例,即使如美國,也開始研究成立主權基金,反映其戰略重要性。然而臺灣缺乏專業人才,加上制度設計相當困難,將是最主要的兩大挑戰。他強調,產業發展政策需即時規劃,若再拖延,恐錯失全球技術與資源重分配的關鍵機會。爲鞏固半導體優勢並拓展新興產業,主權基金的推動已是刻不容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