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動態 | 隆基綠能2024年虧86.18億元,國泰海通一季度利潤同增3倍,美的擬分拆安得智聯港股上市

--重點要聞--

隆基綠能2024年淨虧86.18億元

隆基綠能(601012.SH)發佈2024年報和2025年一季度報,根據披露,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25.82億元,同比下降36.23%,主要系組件和硅片等主要產品價格下降影響;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86.18億元,上年同期爲107.51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87.47億元,上年同期爲108.34億元。

公司解釋稱,主要受行業供需錯配非理性低價競爭影響,行業各環節產品價格和毛利率大幅下降,導 致公司營業收入、營業利潤、聯營企業(光伏行業)投資收益下降較多,計提的資產減值損失和 信用減值損失同步增加。

2025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36.52億元,同比下降22.75%;淨虧損14.36億元,上年同期虧損23.50億元。

國泰海通一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長392%

國泰海通(601211.SH)公告稱,公司發佈2025年第一季度報告,營業收入爲117.73億元,同比增長47.48%;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爲122.42億元,同比增長391.78%。主要原因是吸收合併海通證券產生的負商譽帶來營業外收入增加。

山西汾酒2024年淨利潤勁增17.29%

山西汾酒發佈2024年報和2025年一季度報。根據披露,2024年公司營業收入360.11億元,同比增加12.7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22.43億元,同比增加 17.2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122.46億元,同比增加17.24%。共計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36元現金股利。

2024年,山西汾酒營收躋身行業前三,實現了“又快又好地紮根中國酒業第一方陣”的復興第一階段目標。重點工程項目方面,公司的“2030”技改原酒產儲能擴建項目、汾青基地原酒釀造項目、白玉酒廠改擴建項目有序實施。

2025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收165.22億元,同比增長7.72%;歸母淨利潤66.48億元,同比增長6.15%。

長江電力2024年淨利潤增加19.86%

長江電力(600900.SH)發佈2024年報和2025年一季度報。根據披露,2024年,公司境內所屬六座梯級電站完成發電量2959.04億千瓦時,同比增加196.41億千瓦時,增長7.11%。實現利潤總額388.62億元,同比增加64.38億元,增長19.86%;歸屬於母公司淨利潤324.96億元,同比增加52.51億元,增長19.28%;每股收益1.3281元,同比增加0.2146元,增長19.28%。公司固定資產投資額爲71.86億元,其中購置固定資產爲1.44億元,基建投資爲70.42億元。

目前水電總裝機容量7179.5萬千瓦,其中,國內水電裝機7169.5萬千瓦,佔全國水電裝機的16.45%。境內所屬六座流域梯級電站發電量2959.0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11%。

甘肅張掖等抽蓄項目建設 按計劃推進,“抽蓄+新能源”模式成效初顯。新能源項目投資開發、運維管理持續發力,金下“水 風光一體化基地”建設穩步實施。加快發展新型儲能,江蘇如東二期100兆瓦/200兆瓦時共享儲 能項目成功併網,打造華東區域最大電網側儲能項目。全國首艘萬噸級純電動散貨船開工建設,全國內河首艘純電動清漂船順利下水。秘魯路德斯公司用戶數增加至134萬戶,保持秘魯第一大 配電公司地位;巴基斯坦卡洛特水電站運維水平不斷提升,連續兩年實現“零非停”。

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70.15億元,同比增長8.6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51.81億元,同比增長30.56%。主要原因是公司六座梯級電站發電量同比增加。

貴州茅臺一季度通過“i茅臺”實現酒類不含稅收入58.70億元

貴州茅臺(600519.SH)公告稱,2025年第一季度主營收入435.57億元,其中茅臺酒收入435.57億元,系列酒收入70.22億元;直銷收入232.20億元,批發收入273.59億元。公司通過“i茅臺”數字營銷平臺實現酒類不含稅收入58.70億元。

工業富聯2024淨利潤增15.86%

工業富聯(601138.SH)發佈2024年報和2025年一季度報。根據披露,2024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091.35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232.16億元,同比增長10.3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爲234.14億元,同比增長15.86%;經營活動現金流淨額達238.20億元;公司資產狀況良好,淨資產和總資產不斷增長,分別達1,526.91億元及3,175.24億元。

2024 年,公司雲計算業務實現雙維度突破,釋放強勁增長動能。營業收入達3,193.77億元,同比增長64.37%,佔公司整體營業收入首度超過五成。產品結構方面,AI服務器營收同比增幅超150%,佔雲計算業務營收比例突破四成,成爲公司業務版圖中的核心增長極。通用服務器營收同比實現20%增長,跑贏市場整體趨勢。通信及移動網絡設備業務實現營業收入2,878.98億元,實現同比穩定增長。

2025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604.15億元,同比增長35.1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52.31億元,同比增長24.99%。公司產品結構優化,雲計算業務板塊營業收入同比增長超過50%,AI服務器、通用服務器營業收入同比皆超過50%。

美的集團一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長38.02%

美的集團(000333.SZ)公告稱,2025年第一季度營業收入爲1278.39億元,同比增長20.4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124.22億元,同比增長38.02%。主要會計數據和財務指標發生變動的原因包括海外收入規模增長、金融業務經營變動等。

光大證券一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長20.05%

光大證券(601788.SH)發佈一季報。根據披露,2025年第一季度營業收入25.05億元,同比增長13.64%;歸母淨利潤8.19億元,同比增長20.05%。

中國船舶2024年淨利潤同比增22.21%

中國船舶(600150.SH)發佈2024年報和2025年一季度報。根據披露,2024年,公司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6.14億元,上年同期爲29.57億元;公 司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30.72億元,上年同期爲-2.91億元。

主要系公司手持訂單結構改善,報告期內交付的民品船舶數量和單船平均價格同比提升,營業毛利同 比增加;公司參股聯營企業盈利情況改善,權益法覈算的長期股權投資收益同比增加;上年同期子公司外高橋造船處置有關海工平臺資產的影響。

2025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58.58億元,同比增長3.8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1.27億元,同比增長180.99%。主要原因包括生產效率提升、民品船舶毛利增加以及聯營企業經營業績改善。

中國重工2024年扭虧爲盈

中國重工(601989.SH)發佈2024年報和2025年一季度報。根據披露,2024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54.36億元,同比增長18.70%;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 利潤爲13.11億元,上年同期爲-7.87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 爲6.13億元,上年同期爲-10.62億元。報告期內,公司不斷強化精益管理,深化成本管控,着 力提升效率效益,經營業績同比明顯改善。

2024 年,公司,三大指標全面增長。承接新船訂單103 艘,合計1589.95萬載重噸,同比增長90.4%;完工交付62艘,合計548.58萬載重噸,同比增長13.4%;截至12月末手持訂單216艘,合計3030.97萬載重噸,同比增長53.2%。

產品交付方面,大連造船建造的3艘16000TEU集裝箱船分別提前合同期63、67和72天交付,全國首艘16000TEUB艙雙燃料船提前計劃40天交付,在國內首次實現了B型LNG燃料艙全流程自主研製,填補國內技術空白;交付2艘自主設計建造、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全球首制商用液態二氧化碳運輸船。北海造船批量交付6艘5500TEU集裝箱船,批量交付8艘21萬噸散貨船。武昌造船連續交付6艘13000載重噸甲板運輸船及4艘1100TEU集裝箱船。

報告期內,批量承接各型油船62艘,佔全年新接訂單總艘數的60.2%;批量承接各型散貨船共23艘,新接訂單總艘數的22.3%;批量承接5艘17.5萬方LNG運輸船訂單,佔全球LNG新船訂單總艘數的5%。大連造船獲得希臘船東10艘雙燃料VLCC訂單,獲得招商輪船5艘30.6萬噸VLCC及5艘11.5萬噸阿芙拉型原油船批量訂單,獲得中遠海能6艘採用人民幣結算的VLCC批量訂單,全年VLCC及11萬噸級油船新接訂單市場佔有率均爲全球首位,油輪品牌影響力持續提升。北海造船批量承接4艘氨燃料預留VLCC。武昌造船批量簽訂5艘化學品船訂單,批量承接4 艘近海工程船(OCV),該型船可在複雜海況下完成最高3000米水深的海上作業。

2025年第一季度報告,實現營業收入122.16億元,同比增長20.1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19億元,同比增長281.99%。公司持續深化精益管理,着力提升價值創造能力。報告期內,公司民船建造週期進一步縮短,生產效率穩步提升,產品交付量同比增長20%以上,營業收入及產品毛利均同比增加。

今世緣2024年淨利潤增長8.80%

今世緣(603369.SH)發佈2024年報和2025年一季度報。根據披露,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15.44億元、同比增長14.32%;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4.12億元,同比增長8.80%;實現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3.80 億元,同比增長7.80%。

2024年,公司推進技改擴能。2萬噸濃香型智能化釀造中心、8萬噸智能包裝物流中心全面投產。營收、淨利潤均創歷史新高。

2025年第一季度營收爲50.99億元,同比增長9.17%;淨利潤爲16.44億元,同比增長7.27%。

濰柴動力第一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長4.27%

濰柴動力(000338.SZ)公告稱,2025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574.64億元,同比增長1.9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27.11億元,同比增長4.27%。

申萬宏源第一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長42.5%

申萬宏源(000166.SZ)公告稱,申萬2025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54.79億元,同比下降3.54%;歸母淨利潤19.77億元,同比增長42.5%。

金龍魚第一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長11.23%

金龍魚(300999.SZ)公告稱,2025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590.79億元,同比增長3.1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9.81億元,同比增長11.23%。主要會計數據和財務指標發生變動的原因包括營業收入增長、廚房食品和飼料原料及油脂科技產品銷量增加等。

國信證券一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長89.52%

國信證券(002736.SZ)發佈2025年第一季度報告,報告期內實現營業總收入52.82億元,同比增長57.10%;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23.29億元,同比增長89.52%。

中國人保第一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長43%

中國人保(601319.SH)公告稱,公司發佈2025年第一季度報告,報告顯示,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1565.89億元,同比增長12.8%;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128.49億元,同比增長43.4%。此外,公司總資產達到1.8萬億元,同比增長1.9%。人保財險、人保壽險和人保健康等子公司也均實現了保險服務收入和淨利潤的增長。中國人保同日公告,當日董事會會議審議通過關於聘任田耕爲公司副總裁的議案,田耕擔任該公司副總裁的任職資格尚待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覈准。

南方航空第一季度淨虧損7.47億元

南方航空(600029.SH)公告稱,2025年第一季度營業收入434.07億元,同比下降2.68%;淨利潤虧損7.47億元,上年同期爲盈利7.56億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爲44.32億元,同比下降54.67%。

中國東航第一季度淨虧損9.95億元

中國東航(600115.SH)公告稱,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報告顯示,公司營業收入爲334.0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0.6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9.95億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爲23.9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49.56%。

中國國航第一季度淨虧損20.44億元

中國國航(601111.SH)公告稱,2025年第一季度營業收入400.23億元,較上年同期微降0.1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20.44億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爲83.41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11.33%。

中國中免一季度淨利潤同比下降16%

中國中免(601888.SH)發佈2025年第一季度報告,營業收入爲167.46億元,同比下降10.9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19.38億元,同比下降15.98%。

海爾智家:第一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長15%

海爾智家(600690.SH)發佈2025年第一季度報告,實現營業收入791.18億元,同比增長10.0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54.87億元,同比增長15.09%。公司通過深化數字庫存、數字營銷等變革項目,加速零售模式轉型,提升了庫存週轉與倉儲配送效率、營銷投入產出效率等。

三花智控一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長39.47%

三花智控(002050.SZ)發佈2025年第一季度報告,營業收入爲76.69億元,同比增長19.10%;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9.03億元,同比增長39.47%。

招商港口一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長5.21%

招商港口(001872.SZ)披露一季報,公司2025年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42.14億元,同比增長8.99%;淨利潤10.91億元,同比增長5.21%。

廣發證券一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長79%

廣發證券(000776.SZ)發佈2025年第一季度報告,營業總收入爲72.40億元,同比增長46.2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27.57億元,同比增長79.23%。本期營業外收入增加。

中遠海控第一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長73.12%

中遠海控(601919.SH)公告稱,2025年第一季度營業收入579.6億元,同比增長20.0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16.95億元,同比增長73.12%。主要原因是本集團集裝箱航運業務貨運量、單箱收入同比均有增長。

榮盛石化一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長6.53%

榮盛石化(002493.SZ)發佈2025年第一季度報告,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49.75億元,同比下降7.5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5.88億元,同比增長6.53%。

浪潮信息一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長53%

浪潮信息(000977.SZ)發佈2025年第一季度報告,實現營業收入468.58億元,同比增長165.3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4.63億元,同比增長52.78%。主要會計數據和財務指標發生變動的原因包括業務規模擴大、客戶需求增加導致服務器銷售增長等。

贛鋒鋰業第一季度淨虧損3.56億元

贛鋒鋰業(002460.SZ)公告稱,2025年第一季度營業收入爲37.72億元,同比下降25.4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3.56億元。主要原因是鋰價下跌和國內銷售佔比上升導致銷售商品及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同比減少,以及票據貼現利率較高,公司主動控制票據貼現規模。同時,公司持有的金融資產Pilbara Minerals Limited股價下跌導致公允價值變動損失,但通過積極運用領式期權策略對衝了部分影響。

天齊鋰業一季度淨利潤1.04億元 同比扭虧

天齊鋰業(002466.SZ)發佈2025年第一季度報告,實現營業收入25.84億元,同比下降0.0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1.04億元,同比扭虧。主要原因包括公司控股子公司Windfield Holdings Pty Ltd鋰礦定價週期縮短,以及聯營公司SQM 2025年第一季度業績預計將同比增長。

華潤微第一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長151%

華潤微(688396.SH)公告稱,公司發佈2025年第一季度報告,報告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3.55億元,同比增長11.2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8321.66萬元,同比增長150.68%。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爲2.71億元,同比下降4.97%。此外,公司研發投入合計爲2.79億元。

中信銀行一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長2%

中信銀行(601998.SH)發佈2025年第一季度報告,營業收入517.70億元,同比下降3.72%,歸屬於本行股東的淨利潤195.09億元,同比增長1.66%。

中科曙光第一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長31%

中科曙光(603019.SH)公告稱,2025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5.86億元,同比增長4.3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1.86億元,同比增長30.79%。主要原因是公司聯營企業利潤增加對投資收益的影響。

復星醫藥一季度淨利同比增長25.42%

復星醫藥(600196.SH)公告稱,公司發佈2025年第一季度報告,實現營業收入94.20億元,同比下降7.2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7.65億元,同比增長25.42%。

新希望一季度淨利潤4.45億元 同比扭虧

新希望(000876.SZ)發佈2025年第一季度報告,實現營業收入244.17億元,同比增長2.1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4.45億元,同比扭虧。

中航產融經營面臨重大不確定性延期披露年報

中航產融(600705.SH)公告稱,由於公司經營面臨重大不確定性,可能會對公司造成重大影響,公司正在推進以股東大會決議方式主動終止公司股票上市的工作,因此無法在法定期限內披露2024年年度報告及2025年第一季度報告。公司已於4月28日向上海證券交易所提出終止上市申請,並於4月29日收到受理決定。

2024年公司經營業績受到多重超預期因素影響:一是業務結構轉型調整,營業收入、手續費及佣金收入有所下降;二是受外部宏觀經濟形勢等因素影響,市場整體資產價格承壓,公司所持資產的賬面價值出現一定程度的下滑。

近年來,中航產融業績逐年下滑。年報顯示,2022年至2024年公司歸母淨利潤分別爲16.82億元、2.90億元和預計-0.48億元,同期扣非淨利潤分別爲15.48億元、0.8億元和預計-1.89億元。

--IPO及發行動態--

美的集團擬分拆安得智聯至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

美的集團(000333.SZ)公告稱,公司擬分拆所屬子公司安得智聯供應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至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本次分拆完成後,美的集團股權結構不會發生重大變化,且仍將維持對安得智聯的控制權。本次分拆有利於公司進一步理順業務管理架構,釋放智慧物流板塊估值潛力;有利於安得智聯拓寬融資渠道,完善激勵機制,提升企業競爭力。

同宇新材IPO註冊生效

上交所官網顯示,同宇新材料(廣東)股份有限公司IPO事項註冊生效。根據披露,公司主要從事電子樹脂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業務,2022 年度、2023 年度和2024年度,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爲11.93億元、8.86億元和9.52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分別爲1.88億元、1.64億元和1.43億元。2023 年以來,公司經營業績有所下滑,主要系受產能瓶頸制約、產品銷售價格下降、江西同宇建設期虧損等因素影響。此次預計融資金額13億元,保薦機構爲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傑華特籌劃發行H股股票並在香港聯交所上市

傑華特(688141.SH)公告稱,公司擬在境外公開發行股票並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掛牌上市,以加快公司國際化戰略及海外業務佈局,增強境外融資能力,提高資本實力和綜合競爭力。公司將充分考慮現有股東利益和境內外資本市場情況,選擇適當時機和發行窗口完成本次發行並上市。

--再融資動態--

開開實業定增註冊生效

上交所官網顯示,上海開開實業股份有限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事項註冊生效。根據披露,此次計劃發

--併購重組動態--

瀋陽機牀重組事項註冊生效

深交所官網顯示,瀋陽機牀股份有限公司重組事項註冊生效。根據披露,瀋陽機牀擬通過發行股份方式,購買瀋陽中捷航空航天機牀有限公司100%股權、瀋陽機牀中捷友誼廠有限公司100%股權和天津市天鍛壓力機有限公司78.45%股權,並募集配套資金總額不超過17億元。

羅博特科收購ficonTEC事項註冊生效

深交所官網顯示,羅博特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收購德國高端光電子設備企業ficonTEC 100%股權的重組事項註冊生效。根據披露,2020年羅博特科實際控制人牽頭聯合其他財團成立斐控泰克(蘇州)收購 ficonTEC 80% 股權,後續斐控泰克增持至 93.03%。本次交易收購斐控泰克 81.18% 股權及 FSG/FAG 各 6.97% 股權,完成後通過斐控泰克實現對 ficonTEC 100% 控股。

濱海能源擬購買滄州旭陽100%股權

濱海能源(000695.SZ)公告稱,公司正在籌劃發行股份購買旭陽集團、旭陽煤化工、深創投新材料基金、農銀資產合計持有的滄州旭陽化工有限公司100%股權,並擬向不超過35名符合條件的特定投資者非公開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本次交易預計構成關聯交易,預計構成重大資產重組。

--監管動態--

ST美谷收監管函

深交所官網顯示,對奧園美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發監管函。根據披露,公司控股子公司廣州奧美產業投資有限公司欠中國民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分行的8130萬元債務於2025 年 1月9日逾期,但公司未就前述事項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直至2025年2月6日纔對外披露。

逸飛激光收上交所監管函

上交所官網顯示,對武漢逸飛激光股份有限公司下發監管工作函,處理事由爲關於武漢逸飛激光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審計報告保留意見、內控審計報告否定意見相關事項的監管工作函,涉及對象上市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中介機構及其相關人員。

安泰集團收上交所監管函

上交所官網顯示,對安泰集團下發監管工作函,處理事由爲對公司控股股東關聯方期間非經營性佔用上市公司資金有關事項明確監管要求。涉及對象爲上市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

帕瓦股份被出具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

帕瓦股份(688184.SH)公告稱,因天健會計師事務所對公司2024年度財務報告內部控制出具了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根據相關規定,公司A股股票將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股票簡稱變更爲ST帕瓦。停牌日期爲2025年4月30日,實施起始日爲2025年5月6日。

--上市公司動態--

中國動力擬向中船工業集團購買中船柴油機有限公司16.5136%股權

中國動力(600482.SH)公告稱,公司通過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及支付現金的方式向中船工業集團購買其持有的中船柴油機有限公司16.5136%股權。本次權益變動後,中船工業集團將持有公司176,427,729股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7.26%。

居然智家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129.7億

根據財報顯示,居然智家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129.7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8.9億元。報告期內,受國內經濟形勢波動和房地產市場週期性影響,公司營收出現微弱下滑,整體保持穩定。在資產運營效率、坪效、人效比、總資產收益率、淨資產收益率等核心數據上表現優異。此外,公司率先在行業內開展數智化轉型,將AI前沿技術深度融入設計、智能家居和智能家裝,已完成“居然設計家”、“居然智慧家”和“洞窩”三大家居產業數智化平臺的建設,實體商業有望成公司第二增長曲線。

佰維存儲一季度淨虧損1.97億元

佰維存儲(688525.SH)公告稱,2025年第一季度營業收入15.43億元,同比下降10.62%;淨虧損1.97億元,同比盈轉虧。主要原因包括全球宏觀經濟環境影響導致存儲價格下滑,公司產品銷售價格降幅較大;研發投入增加;以及股份支付費用的影響。

中國重汽一季度淨利潤3.1億元同比增長13.26%

中國重汽(000951.SZ)披露一季報,公司2025年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29.08億元,同比增長12.97%;淨利潤3.1億元,同比增長13.26%。

金禾實業2025年第一季度盈利2.42億元,同比增長87.3%

金禾實業(002597.SZ)披露一季報,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3.01億元,同比增長7.24%;淨利潤2.42億元,同比增長87.3%。

北方銅業一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長57.29%

北方銅業(000737.SZ)披露一季報,公司2025年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68.38億元,同比增長23.56%;淨利潤3.71億元,同比增長57.29%。

中國黃金一季度淨利潤同比降62.96%

中國黃金(600916.SH)公告稱,2025年第一季度營收爲110.03億元,同比下降39.71%;淨利潤爲1.35億元,同比下降62.96%。

深康佳A實控人將變更爲中國華潤

深康佳A(000016.SZ)公告稱,華僑城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與磐石潤創及合貿公司簽署了《關於康佳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無償劃轉協議》。劃轉後,華僑城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將不再持有公司股份,磐石潤創及合貿公司將合計持有29.999997%公司股份。公司控股股東將由華僑城集團變更爲磐石潤創,實際控制人變更爲中國華潤,最終實際控制人仍爲國務院國資委。

中遠海科選舉王新波爲新任董事長

中遠海科(002401.SZ)公告稱,公司董事長樑巖峰因工作調整原因辭職,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公司於2025年4月29日召開第七屆董事會第三十八次會議,選舉董事王新波爲公司新任董事長,任期自本次董事會審議通過之日起至本屆董事會屆滿之日止。

天合光能第一季度淨虧損13.2億元

天合光能(688599.SH)公告稱,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43.35億元,同比下滑21.4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13.2億元。主要原因是光伏產業鏈供需影響,公司組件產品售價同比下降,光伏組件盈利能力有所下降。

格林美一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長12.10%

格林美(002340.SZ)發佈2025年第一季度報告,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4.96億元,同比增長13.67%;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11億元,同比增長12.10%。

華遠地產擬將證券簡稱變更爲“華遠控股”

華遠地產(600743.SH)公告稱,公司擬將名稱由“華遠地產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爲“北京華遠新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由“華遠地產”變更爲“華遠控股”,註冊地址由“北京市西城區北展北街11號華遠企業中心11號樓”變更爲“北京市西城區西直門外南路28號北京金融科技中心B座3層306-307室”,經營範圍擬變更爲物業管理、酒店管理、長租公寓經營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