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年紀這招防癡呆 好玩又有大用!失智發病延後5年
上了年紀多與他人互動,打牌、玩遊戲,都能鍛鍊認知能力,有助於延緩甚至防範失智問題。(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人生進入中老年階段,如何能延年益壽又保持頭腦敏銳呢?美國芝加哥魯希大學(Rush University)最新研究成果顯示,保持社交互動能讓老人家發生失智症的時間延後最多5年,整體罹病風險降低38%。即使僅僅是與人保持聯繫、參加宗教儀式,也能發揮作用。
美國《紐約郵報》1日報導,魯希大學(Rush University)醫學中心去年12月底發表的研究成果顯示,「保持社交」對於延緩失智症發生確實有效,例如外出與朋友聚餐、出席宗教活動或經常與人保持聯繫。
魯希大學內科醫學副教授詹姆斯(Bryan James)說明,這是針對研究團隊先前論文的後續研究,先前論文顯示,社交活動與老年人認知能力下滑程度較小有關。新冠病毒(Covid-19)大流行讓許多老人陷入孤單處境,這項研究更顯急迫必要。長期孤獨與認知力衰弱有關,尤其是大腦負責記憶與執行功能的區域。
研究追蹤1923名並未罹患失智症的老年人,每年接受社交活動與認知能力好壞的檢查與監測。將近7年追蹤期間,545人罹患失智症,695人出現輕度認知障礙機向。納入年齡、教育程度、婚姻狀況等變動因子後,研究團隊發現,社交活動頻繁與失智症風險降低38%、輕度認知障礙風險降低21%有關。
美國芝加哥魯希大學最新研究指出,老年人多多投入社交活動,能夠有效延緩失智症發生,僅僅聊天、與人聯繫都有用。(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社交活動對於認知力發揮作用的具體原因尚未完全釐清。詹姆斯指出,有一種理論認爲社交行爲讓老年人投入複雜的社交互動,有助於維持或增強神經網絡,有如「不用就生鏽」的挑戰,亦即社交活動能保持大腦神經迴路敏銳,增強隨年齡而衰老的變化。對話、處理人際互動場合,甚至玩賓果遊戲,都能刺激大腦負責思考與記憶的區域。
魯希大學研究團隊認爲,最新研究成果更強調社交活動降低失智症風險的公衛策略潛力。讓失智症發病時間延後5年節省的社會成本很可觀,研究人員指出,每人可省下約50萬美元(新臺幣約1650萬元)醫療費用,會罹患失智症的人預期壽命則可望延長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