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開學第一課” 弘揚偉大抗戰精神

■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將偉大抗戰精神融入秋季新學期“開學第一課”,具有深遠的教育意義和時代價值

■ 用偉大抗戰精神熔鑄人生志氣,以愛國情懷激盪奮鬥力量,相信時代新人能在歷史的接力賽中,跑出無愧於先烈、無愧於時代的光輝一程

“親愛的孩子們,請永遠銘記中華民族抗日救亡的艱苦歲月,銘記無數與趙一曼一樣爲國家生存、民族復興、人類正義而戰的先烈,正長眠在我們腳下的黃土青山!”8月25日,中國人民大學舉辦2025級本科新生開學典禮,抗日英雄趙一曼的孫女陳紅爲新生講“開學第一課”,希望新生在英雄先烈事蹟中汲取力量,努力成長爲堪當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大任的棟樑之才。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在這個具有特殊紀念意義的時刻,將偉大抗戰精神融入秋季新學期“開學第一課”,具有深遠的教育意義和時代價值。

9月3日上午,在北京天安門廣場將隆重舉行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大會,包括檢閱部隊。在即將開學之際,各地各校如何把握偉大抗戰精神的時代價值和豐富內涵?如何利用好偉大抗戰精神的寶貴資源上好“開學第一課”?

首先,以歷史爲課堂,讓偉大抗戰精神可觸可感。中國人民在抗日戰爭的壯闊進程中孕育出偉大抗戰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

偉大抗戰精神,並不抽象,更不是口號,它是中國人民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將永遠激勵中國人民克服一切艱難險阻、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上好“開學第一課”,就要讓偉大抗戰精神入腦入心。

爲此,要讓歷史走出教科書,讓莘莘學子走進歷史。近日,同濟大學“開學第一課”在位於四川省宜賓市翠屏區的中國李莊古鎮舉辦。“回溯烽火歲月,同濟先輩在李莊堅持文化抗戰,以知識報國;今天我們緬懷歷史,旨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這種沉浸式的“開學第一課”,別開生面,激勵學子勇擔強國使命,將個人前途跟國家命運緊密聯繫在一起。

其次,以創新爲橋樑,讓精神傳承與時俱進。講好抗戰故事,貴在守正創新,用讓人眼前一亮的方式講述,以取得令人精神一振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閱兵將聚焦詮釋抗戰勝利主題,注重抗戰元素、歷史元素融入設計,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傳承抗戰血脈、崇尚功勳榮譽、重溫歷史經典。

上好“開學第一課”,創新是關鍵。有一個細節是,這次閱兵將抽組聯合軍樂團,演奏一些大家耳熟能詳的抗戰經典曲目,並專門設計了閱兵專用標識等,讓全國人民重溫抗戰歷史、感悟抗戰精神,激勵人民軍隊誓死捍衛國家和民族尊嚴。對於各地各校來說,讓學生聽一聽這些抗戰經典曲目,他們便會熱血沸騰,愛國之情油然而生。今天,我們正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同樣需要家國情懷。傳承偉大抗戰精神,讓愛國熱情迸發出來,正當其時。

最後,以擔當爲使命,讓偉大抗戰精神滋養時代新人。偉大抗戰精神的當代價值,在於鍛造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脊樑。偉大抗戰精神是連接歷史與未來的精神橋樑。無論是觀看歷史影像,還是學唱抗戰歌曲,無論是聆聽英雄故事,還是參觀抗戰遺址,讓學生“穿越”到那個血與火的年代,感受先輩們的犧牲與奉獻,就是讓他們領悟偉大抗戰精神,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踐行偉大抗戰精神,如何做好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偉大抗戰精神的教育價值,不僅在於銘記歷史,更在於啓迪當下。有句話說得好:“年輕人不僅要有熱情,還要有激情;不僅要有要求,還要有追求。”當年,爲了民族獨立,那一代的年輕人在關鍵時刻選擇了責任與擔當。今天,對於每一名時代新人來說,從偉大抗戰精神中汲取迎難而上的勇氣、百折不撓的韌勁,不僅可以成就最好的自己,還能爲民族復興貢獻應有的力量。

“開學第一課”的深意,遠不止於新學期的儀式。精神如炬,使命如磐。用偉大抗戰精神熔鑄人生志氣,以愛國情懷激盪奮鬥力量,相信時代新人能在歷史的接力賽中,跑出無愧於先烈、無愧於時代的光輝一程。

(作者系媒體評論員)

《中國教育報》2025年08月29日 第02版

作者:王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