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支持智能眼鏡主控芯片研發與產業化;美國AI“星際之門”被曝受阻|數智早參
每經記者:楊卉 每經編輯:魏文藝
丨 2025年7月23日 星期三丨
NO.1上海支持智能眼鏡主控芯片研發與產業化
據科創板日報報道,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印發的《上海市下一代顯示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6—2030年)》指出,擴大顯示芯片優勢,面向元宇宙、智能終端、車載等領域,提升顯示驅動芯片技術水平;支持Micro LED芯片開展大尺寸外延、高像素密度結構、量子點全綵化等全鏈條技術攻關;提升中小尺寸柔性顯示驅動的市場規模,加速4K、8K超高清顯示驅動的滲透;提升高端顯示驅動晶圓加工工藝能力,持續擴大加工產能規模。推動芯片端與面板廠、終端合作,研發畫質補償、分區實時調控等技術;支持智能眼鏡主控芯片研發與產業化,加快市場開拓。
點評:這一政策不僅將加速關鍵芯片國產化進程,更通過構建緊密的產業鏈協同機制,爲上海乃至全國顯示產業向高附加值躍升注入強勁動能,助力中國在新一代顯示技術競爭中佔據更有利位置。
NO.2美國AI“星際之門”被曝受阻,已下調目標
據新華社消息,美國開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與日本軟銀集團今年初宣佈的5000億美元“星際之門”人工智能項目被曝推進受阻,已下調目標,計劃年底前只建造一座小型數據中心。據美國《華爾街日報》7月21日披露,如今半年過去,“星際之門”項目尚未就任何一座數據中心的建設達成協議。知情人士稱,OpenAI與軟銀作爲項目聯合主導方,一直就選址等問題存在分歧。這兩家企業今年初宣佈合作時承諾“立刻”投資1000億美元,迄今只計劃年底前建設一座小型數據中心,選址可能在俄亥俄州。OpenAI與軟銀近期就選址問題的爭議是,是否需把數據中心集中設在與軟銀支持的一家可再生能源公司有關的地點。
點評:“星際之門”受阻不僅反映了企業戰略協同的複雜性,更暴露出將技術願景轉化爲實體基建時面臨的現實阻力。當宏大藍圖遭遇選址爭議、能源配套等具體問題,再尖端的技術雄心也不得不向工程化落地的艱難妥協,也預示着全球AI競賽正進入比拼可持續性與執行力的新階段。
NO.3第二季度印度智能手機出貨量爲3900萬臺,同比增長7%
據市場調查機構Canalys近日發佈的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印度智能手機出貨量爲3900萬臺,同比增長7%。其中,vivo以810萬部出貨量和21%的市場份額位居市場首位。緊隨其後的三星出貨量爲620萬部,市場份額爲16%。OPPO攀升至第三位,出貨量爲500萬部。
點評:在全球智能手機飽和背景下,印度仍展現出新興市場的增量潛能。不過也要注意,印度政府對中資企業的政策波動始終是懸頂之劍,本土品牌雖暫未躋身前列,其政策保護優勢仍存變數。當市場增長與技術迭代同步加速,真正的較量或許纔剛剛開始。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覈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