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五五購物節」重磅來襲!補貼、特點一次看

陸消費第一城上海,迎來「補貼力度最大」購物節。(藍孝威攝)

據澎湃新聞報導,本屆上海「五五購物節」活動將從4月底持續到6月底。「今年上海五五購物節,是六年來消費補貼政策力度最大、覆蓋面最廣的一屆,從家電到汽車、從商品到服務,從國內消費者到入境遊客,形成全方位支持。」在日前舉行的發佈會上,上海市商務委副主任劉敏表示。

據悉,本屆上海「五五購物節」活動將從4月底持續到6月底,以「品質消費、創造需求」爲主線,充分體現IP活動、政策舉措、創新激勵的疊加聯動,最大限度激發消費潛力、調動市場主體積極性、發揮政策槓桿效應。

近年來,「五五購物節」持續推出和塑造了一批新模式、新品牌、新產品、新地標,已成爲上海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特色IP。在當前擴內需、促消費的重要性顯著提升的大背景下,「五五購物節」也被賦予了更重要的角色。

六年來力度最大一屆「五五購物節」

與往屆相比,今年的「五五購物節」有幾個主要特點。

一是市場大發動。如全市將有超千家企業、數千個品牌,開展1000餘項特色活動,形成全城聯動、全民盛惠的熱烈消費氛圍。

二是優惠大集成。如各類活動將用好國家和本市已出臺的家電、家居、家裝、汽車以舊換新政策。同時,用足用好首發經濟、商旅文體展聯動、直播經濟、服務消費等各類擴消費政策措施。

三是場景大融合。全市商圈、商街、商場,將通過商業與文化、旅遊、體育、綠化、景觀、燈光等融合聯動,營造美好生活消費新場景。並聚焦節假日消費,大力吸引境內外旅遊消費。聚焦外貿企業拓內銷,發揮國內大循環優勢,促進內外貿一體化。

這些特點表明,今年的「五五購物節」可以說是升級版,有力呼應了當前大力提振消費的現實之需。從大陸全國來看,今年中央政府工作報告把「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放在十大任務的第一位;日前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也明確提出,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

從上海自身來看,2024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7940.19億元(人民幣,下同),繼續位居大陸全國第一。加力辦好今年「五五購物節」,激發更大的消費潛力,是作爲經濟中心和「消費第一城」的上海,切實擔負起在提振消費上「挑大樑」作用的內在要求,也是自身拼經濟、促發展的客觀需要。

「五五購物節」的實施方案,既緊扣大陸國家層面的促消費政策,也精準結合了上海的促消費優勢。

前者如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免籤國家範圍持續擴大,新的關稅影響下,內外貿一體化的加速等,都在一些具體措施中有直接體現。像相關配套支持政策中,就包括進一步優化上海離境退稅消費環境,聚焦增加離境退稅商業網點、豐富離境退稅商品品類、推廣「即買即退」服務措施、提升離境退稅服務便利度等方面,爲入境遊客提供更好的購物體驗。

後者如商圈是辦活動、促消費的重要平臺,也是上海消費場景優勢的重要體現。本屆「五五購物節」,就把「商圈精品推廣節」作爲重點打造的特色活動。包括南京東路、淮海中路、豫園、南京西路、陸家嘴、徐家彙、中山公園、五角場、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等9個知名商圈,近百個商場,約3600個品牌,都將推出不少消費新場景。

在原有基礎上,今年的「五五購物節」還將推出一批新興IP活動。包括首次舉辦銀髮生活節、首次舉辦萌寵歡樂節、首次舉辦龍舟上河圖、舉辦2025上海數位生活節等。

衆所周知,上海在消費創新上,一直有着引領性、示範性。如「五五節」本就是上海首創的大規模消費活動。而近年來在大陸國內開始流行的「首發經濟」、「首店經濟」等概念,也都是源自上海的首創。2024年,上海舉辦各類品牌首發活動近3000場,新增首店1269家,17%以上爲高能級首店。此次「五五購物節」的諸多「首次」活動,也再度體現了上海在促消費上的創新意識和能力。

另外,一些首創活動,本身也很有上海特色。如首次舉辦銀髮生活節,一方面積極響應了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到的「大力發展銀髮經濟」,另一方面也與上海本身的老齡化程度相呼應。再比如,舉辦數位生活節,也是因地制宜地結合了上海在電商平臺和通路上的優勢。

上海促消費的優勢與示範效應

作爲中國國際化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城市之一,上海在擴內需、促消費上向來具備多重優勢。如從市場規模看,上海常住人口接近2500萬,城區人口也達到約2000萬,市場規模優勢突出。且人均可支配收入長期位居全國前列,居民消費能力強,對高端商品、服務和體驗式消費等的需求都相對旺盛。

更重要的是,上海作爲經濟中心和對外開放前沿,在消費場景、高端資源要素、增量市場等很多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性。如這次「五五購物節」的措施中,就包括「緊密圍繞演出、賽事、展覽活動,放大票根經濟效應」。這方面,上海的綜合優勢就非常突出。就拿這週末將在上海體育場開唱的孫燕姿《就在日落以後》演唱會爲例,兩場演出共8萬張門票,開售即「秒殺」。

公開報導顯示,作爲建設中的「亞洲演藝之都」,2024年,上海全市共舉辦營業性演出57238場,票房收入約51.7億元,觀衆2545萬人次,同比2023年增長均超兩成;單是演唱會、音樂節等大型營業性演出就上演281場,同比增長44.8%。

在一些領域的消費場景、IP上,上海更是「唯一」的存在。如F1賽車與奧運會、男足世界盃並稱爲全球三大最具吸引力的國際體育賽事IP,上海則是中國唯一能觀看F1賽事的地方。恰逢今年F1迎來75週年,賽車運動熱度持續升溫。相關數據顯示,今年上海F1賽事境外觀衆佔比15.25%,其中60%是專程從境外來滬觀賽,比去年增加100%。這背後帶動的將是「吃住行遊購娛」的全鏈條消費活力。

此外,中國大陸唯一的迪士尼樂園,以及即將於今年6月試運行的中國首座樂高樂園,也都是上海擴大消費的特有場景和大IP。

同時,得益於國際化開放程度和便利的交通條件,上海也是入境遊的絕對重鎮。2024年上海接待過夜入境遊客超過605萬人次,同比增長超過八成;其中近480萬爲外國人,同比增長超過100%。當前,上海正在聚力打造中國入境旅遊「第一站」。隨着免籤政策的進一步開放,上海在入境遊消費方面的潛力將進一步釋放。

「五五購物節」作爲大型綜合性的消費節慶活動,通過「市場大發動」「優惠大集成」「場景大融合」,將讓上述各方面的促消費優勢形成更強的集中轉化效應,從而實現消費的挖潛,也將給更多的城市帶來借鑑示範。

促消費,上海不止於「五五購物節」

當然,「五五購物節」只是上海年度促消費的重頭戲之一。

上個月,大陸商務部發布的《關於支持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的若干措施》,爲支持上海、北京、廣州、天津、重慶加快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打造具有全球吸引力的消費環境,進一步明晰了方向和路徑。

其中包括「積極推進首發經濟」「優化入境政策和消費環境」「辦好各類大型消費促進活動」「推動商貿流通高質量發展」「促進服務消費提質擴容」「提升消費供給品質」等一系列內容。在這些方面,上海有優勢,也在積極開展相應的行動。

如「優化入境政策和消費環境」方面,最近「Shanghai Pass」就推出爲入境遊客創新打造的涵蓋「文商旅交」場景一日通票產品。同時,今年上海全市外卡POS機將新增5.4萬臺、累計達到9萬臺。數據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上海接待入境遊客174.3萬人次,同比增長37.1%,其中外國遊客超過125.9萬人次,同比增長61.9%。這爲全年的入境消費打下了「開門紅」基礎。

在「促進服務消費提質擴容」方面,上個月出臺的《上海市促進服務業創新發展若干措施》提出,打造消費新場景。包括培育壯大夜間經濟、銀髮經濟等新業態,開發「穀子經濟」、郵輪旅遊等新消費產品;鼓勵跨境電商、即時配送等新業態發展;支持企業創新打造「旅遊+」「體育+」等融合性服務消費場景。這些在今年的「五五購物節」的相關措施中實際已有體現。

「辦好各類大型消費促進活動」方面,除了「五五購物節」,今年上海至少還有「首發上海」全球新品首發季、首屆「上海之夏」國際消費季、首屆上海國際光影節、國際精品消費月、上海旅遊節等。這些大型消費促進活動的聯袂開展,將在各個維度形成「組合拳」,最大程度強化上海的消費品牌、激發消費活力。

整體來看,上海在助力擴內需、促消費上,具有市場規模、經濟基礎、政策創新、商業生態、國際化資源等綜合性優勢。這是上海能夠多年坐穩「消費第一城」的底氣所在。在新的形勢下,通過進一步開放市場、培育新業態、創造新場景、優化消費環境,並積極用好如「五五購物節」這樣的節點性促消費活動,上海一定能夠在提振消費、服務國家擴內需戰略中扛牢大旗、當好「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