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五個新城一批重點項目發佈,涉大飛機、腦機接口等
7月24日,2025年“潮涌浦江”投資上海——新城城市推介暨產業細分賽道規劃發佈活動在南匯新城臨港中心舉行。活動現場,今年將向新城導入的一批重大功能事項集中發佈,一批區區結對重點項目同時揭曉。
臨港新城打造產業生態和創新生態
推介會上,大飛機產業協作項目發佈。該項目由臨港新片區管委會和浦東新區政府協同推進實施。項目發揮浦東、臨港及中國商飛的資源稟賦與協同效應,通過持續健全大飛機產業協調工作機制,加快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航空科技創新策源地。
“臨港是一座年輕的城、年輕人的城,我們培育和謀劃的產業也是更有成長性的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臨港新片區管委會發改處處長陸瑜介紹,臨港已初步構建了“4+1”前沿產業體系,智能汽車、集成電路、航空航天、高端裝備在未來幾年都會形成千億級產業集羣,另外還有一個數字經濟產業,更聚焦人工智能的應用、數據的跨境服務和軟件信息等方向,希望爲臨港吸引來更多的年輕人才。
陸瑜透露,臨港發展產業,最重視的就是生態的打造。
一是產業生態,通過(特斯拉、商飛、中芯國際等)鏈主企業來培育和引入上下游企業,形成了大企業拉小企業的良性生態;二是創新生態,加強概念驗證集聚區的建設,形成孵化、轉化、驗證、小試、中試的科技成果轉化生態,培育更多的創業企業。
陸瑜以大飛機產業爲例分析稱,現在,國內大飛機的生產能力、總裝能力,快于飛機配套的能力。臨港圍繞商飛批量生產的需求,快速形成產業鏈的集聚。
“我們也推動一些在地的龍頭企業轉型,參與航空產業的發展。”陸瑜舉例稱,區域內一家做汽車座椅和內飾的龍頭企業,在政府搭臺下,已經促成其與商飛的合作。“外界可能覺得飛機的座椅跟汽車座椅差不多,但其實它有很多技術難點,包括認證的週期也非常長。一方面,政府搭臺,對接供需雙方。另一方面,提供一些政策性的保障輔助。可能在未來的三五年內,汽車座椅可以轉化升級成飛機座椅,進入大飛機的產業鏈。”陸瑜說道。
一批擬向新城導入重大功能性事項將密集開工
7月24日活動現場,新一批擬向新城導入重大功能性事項公佈。包括嘉定新城將導入奧諮達集團華東區域總部、清陶科技上海研發中心、復旦大學國際教育創新中心、上海大學嘉定校區擴建項目;青浦新城將導入新型電力系統智能輸配電設備測試平臺、中通“小時達”低空物流場景航線應用、2025世界賽艇錦標賽和草地音樂節;松江新城將導入松江大學城科創源、快思瑞研發總部科學儀器計量檢測技術(共享)實驗室、松江綜保區航空前置貨站;奉賢新城將導入生研生物細胞藥物研發生產總部、術理腦機接口創新技術中心、上實二期生物醫藥創業投資合夥企業、“在水一方”科幻館三體展;南匯新城將導入太平再保險顧問有限公司中國區總部、尚界高端智能新能源車生產基地、面向航發領域的高端機牀裝備中試驗證平臺以及華東師範大學臨港校區。以上重大功能性事項將在今年四季度迎來密集開工。
一批區區結對合作重點項目也同步發佈。比如,松江“文匯樂大世界劇場”項目,由松江新城集團和黃浦文旅集團合作。項目整合黃浦演藝資源與運營經驗,對接松江新城文化需求與人才資源優勢,共同打造松江“文匯樂大世界劇場”。項目總建築面積約2500平方米,設置約1000平方米的專業劇場空間,包含2-3個標準小劇場、1個沉浸式互動演藝空間,並配套共享練習室、共享化妝間及配套商業設施。建成後將向松江持續輸送優質演藝資源,併爲大學城青年提供戲劇創作、演出實踐及文化交流平臺。2025年9月劇場將投入運營。
“黃浦和松江兩區雖地域相隔,但淵源相通。一年以來,結對合作碩果累累,在科創服務、產融對接、文化演藝等方面形成良好合作態勢,已取得了實際成效。另外我們在金融領域的合作也結出了成果,比如兩區共同聚焦科創企業需求合作開發金融產品,舉辦‘金融賦能·鑄就品牌’專場對接活動,充分發揮黃浦金融產業集聚的優勢,爲松江科創產業發展提供資本支持。” 松江區委常委、副區長周誠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