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試點:外資遊戲研發產品視同國產遊戲,有望加快拿版號
根據我國現行規定,進口網絡遊戲的審批流程較爲複雜,通常需要經過國家版權局備案、內容審查等多個環節,審批週期較長,難度較大。以2024年爲例,國家新聞出版署在2024年全年共批准1306款國產網絡遊戲版號,同時批准了109款進口遊戲版號。對比發現,全年獲批的進口遊戲版號僅與國產網絡遊戲月平均獲批數相當,難度可想而知。
受此影響,一些中外合作研發的遊戲國服上線時間延後。以動視暴雪與騰訊合作的《使命召喚手遊CODM》爲例,遊戲國際服於2019年10月1日在歐美上線,但國服版號直至2020年底才獲批。如果此次試點政策順利實施,外資遊戲企業在滬研發的產品在申請版號時將享受與國產遊戲相同的待遇,有望大幅縮短審批時間。
除了簡化外資遊戲的審批流程,《若干措施》還提出支持數字內容項目開展版權質押融資試點。這意味着數字內容項目可以通過其版權作爲抵押物獲取資金支持,爲中小型遊戲公司提供了更多元化的融資渠道,有助於緩解中小企業面臨的資金壓力,促進更多原創性作品的誕生。
針對該措施,互聯網分析師張書樂對南都記者表示,國際3A大作在中國市場本地化研發,已經在市場運行層面逐步成爲趨勢,尤其是以育碧爲代表的國外大廠在中國設立工作室,並在今年和騰訊成立合資公司,都在謀求3A大作的中國化、中國風,意圖和中國玩家拉近關係,同時用中國風的差異性來解決其作品在全球出現的審美疲勞問題。外資遊戲企業在滬研發遊戲產品視同國產遊戲,或將加快這一進程,同時推動國產遊戲廠商加大精品遊戲的研發力度。“不過,在手遊這一國產遊戲的主場上,國外遊戲還很難撼動國產遊戲佔絕對主流的大趨勢,反而是向中國遊戲廠商學習,去努力將自己的大作適應手遊體驗、中國市場。”張書樂說。
此外,有業內人士表示,本次相關政策不僅爲外資遊戲企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也爲資本市場帶來了新的投資機會。預計隨着試點項目的落地,上海將形成“國際研發+中國敘事+全球發行”的新模式,吸引更多外資遊戲企業入駐,帶動上下游產業鏈的發展。同時,走國產遊戲版號申請通道有望大幅提升全球優秀遊戲入華數量,倒逼國內從業者提升遊戲產品質量。
“巧合”的是,就在該措施發佈的第二天,騰訊遊戲於7月8日發佈內部通知,對部分部門進行了組織架構調整和整合,其中成立“K9合作部”,負責與育碧的戰略合作相關工作,同時將撤銷原有的UBI合作部、動視合作部、EA合作部等機構,部分職能被整合進K9合作部。此外,南都記者從相關渠道獲悉,騰訊K9合作部大概率是落戶在上海。
據悉,《上海市促進軟件和信息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包含17項政策,涵蓋激發企業活力、推動技術創新、降低企業成本等多個方面。此次試點政策的推出,是上海市政府爲推動數字內容產業在滬集聚發展的重要舉措之一。通過支持有條件的區建設數字內容產業集聚區,上海將推動數字遊戲、數字影視、數字音樂等多個領域的內容生產、產品服務與運營發行。該措施自2025年7月1日起實施,有效期至2028年6月30日。上海市政府希望通過這些政策引導,構建一個更加開放包容、富有競爭力的遊戲生態系統,爲文化貿易創新發展提供示範樣本。
採寫:南都記者 石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