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進博會 高志凱:美貿易戰錯誤 封鎖促陸自主創新 人民幣應國際化
在第八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期間,大陸知名學者、全球化智庫(CCG)副主任高志凱稱,美國對中國發動的貿易戰與技術封鎖,是場「錯誤的戰爭」。他指出,進博會提供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契機,「中國應利用進口和跨境交易,提升人民幣在國際貿易和金融領域的應用,增強金融穩定與貿易便利性」。
高志凱5日晚在進博會新聞中心採訪室接受聯訪時指出,美國打着「公平貿易」的旗號行保護主義之實,這不僅違背自由貿易精神,也損害全球產業鏈穩定。川普操縱自由貿易,不僅是對中國發展戰爭,也是對整個世界的戰爭。「美國要發展的錯誤戰爭,是最不建議的戰爭」,「沒有自由貿易,就沒有公平貿易。」他強調,中國的發展並非以美國衰退爲前提,不管美國升上升下降,中國將繼續發展,中國走自己的路。
針對美國近年加強對中國高科技領域的封鎖,高志凱表示,這反而加速中國自主創新。「美國把中國排除在國際太空站之外,我們就自己建造中國空間站,而且做得更好。」他說,美國對華限制晶片出口,只會促使中國「自立自強」,「三到五年內,中國將能在晶片領域實現全面自給。」
他批評,美國在對華政策上錯估形勢,認爲「封鎖不會讓中國停下腳步,反而會讓中國人更有決心和信心」。中國的科技進步不再依賴外部供應鏈,而是「建立在自身人才與制度基礎上」。
談及中美關係的未來走向,高志凱說,中國不尋求對抗,但「永遠不會屈服於壓力」。他說:「壓力越大,中國越自信、越獨立。這是中國的民族性格,也是中國製度的力量。」他強調,中國要求的是「平等對待與相互尊重」,並呼籲美方正視中國的合理利益與發展權利。
高志凱認爲,雙方應回到理性與互利的軌道,「中國不怕競爭,但反對打壓。美國若一味壓制中國崛起,只會失去自身機會。」他表示,當前全球化面臨挑戰,中美作爲世界前兩大經濟體,「應該以合作方式解決問題,而不是讓對抗拖累全世界」。他強調,中國不會主動挑起任何衝突,「我們相信和平、相信合作。中國的崛起不是威脅,而是世界的機遇。」
此外,考慮到進博會的「進口」屬性,高志凱指,中國應積極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提升跨境交易的便利性與穩定性。「進博會不僅展示中國市場開放程度,也爲全球企業提供使用人民幣進行交易的契機,這有助於人民幣在國際貿易和金融領域的應用逐步擴大。」
他稱,中國製造業已達世界三分之一規模,但人民幣國際結算支付比例僅有3%,與中國的貿易地位不匹配。他建議,如果進口和出口都使用人民幣,到一定時候,人民幣有望成爲國際交易貨幣,國際結算支付比例從3%提升到約25%,並希望這一步不會等得太久。
大陸全球化智庫(CCG)副主任高志凱5日指,美國對華貿易戰與技術封鎖「開錯方向」,並稱進博會可推動人民幣國際化,提升跨境交易便利與金融穩定。記者謝守真/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