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獨居嬤過世留千萬房產! 鄰居竟自稱「乾女兒」要求分產
上海獨居嬤過世留千萬房產姪子繼承後,鄰居竟自稱「乾女兒」要求分產。(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大陸上海徐彙區一名許姓老太太2015年離世後,留下市值300萬人民幣(約新臺幣1300萬元)的房產,由於她無父母、配偶、子女,被認定爲「孤老」,房產多年來由其老伴的侄子徐男居住。不料10年後,鄰居沈女突然自稱是老太太「乾女兒」,聲稱曾照顧老人,一狀告上法院要求分產,而徐男則反駁自己纔是爲嬸嬸養老送終的人。法院審理後出現驚人轉折,不僅沈女敗訴,更意外扯出許老太太還有一位失散多年、定居香港的親弟弟!
沈女主張,許老太太生前,她經常幫忙買菜、做飯、剪指甲,盡了孝道,理應有權分得部分遺產。然而,法院調查後發現,沈女無法提出具體證據證明長期贍養,既無書面協議,也無醫療紀錄或資金往來證明,僅憑口頭說法難以採信。
反觀徐男,不僅有多位鄰居出面作證,證明他多年來確實照顧許老太太生活起居,包括送餐、陪同就醫等,甚至還負擔部分醫療費用,明顯盡到主要扶養責任。
更戲劇性的是,法院在調查過程中,意外發現許老太太竟有一位早年移居香港的親弟弟,只是多年失聯。根據《民法典》,弟弟屬於第二順位繼承人,本應有權繼承遺產,但因長期失聯,法院爲確保執行,最終判決徐男可繼承房產,但需支付30萬人民幣(約新臺幣130萬元)折價款給許老太太的弟弟。若未來仍無法聯繫上這位弟弟,款項將由法院提存,待其或其繼承人出面領取。
根據大陸《民法典》,法定繼承人僅限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等近親屬,「乾女兒」若無正式收養關係或遺贈扶養協議,無法主張繼承權。
此案在網路引發熱議,不少網友痛批沈女「根本是來搶遺產的」,認爲她若真有心照顧,應提前與老人簽訂協議,而非事後空口討錢。但也有人調侃,這種訴訟「輸了沒損失,贏了賺翻」,難怪有人願意賭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