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港事業協會與高港裝卸公會感謝開放外勞 培訓人員願提供技術支援

▲商港事業協會與高港裝卸公會都表示願意在培訓人員方面提供技術支援。(圖/港務公司提供)

記者張佩芬/臺北報導

勞動部今(30)日公佈「跨國勞動力精進方案」,開放旅宿業及商港碼頭業引進外國技術人力,商港事業發展協會與高雄市船舶貨物裝卸承攬公會分別表示感謝與贊同,由於政府將出資到國外招募人員並負責培訓工作,兩公協會都表示願意配合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援與師資,以利外勞取得合格證照。

商港事業發展協會說明,該會四年前就開始透過航港局爭取開放外勞,今年5月獲安排拜訪勞動部長洪申翰,經向部長說明業界困境,獲得相當程度迴應,今日還進一步實現,真的非常感謝,也接受新聘一名外籍移工,依比例爲最低薪資的本勞每月加薪2000元,以及每加薪一位本勞就多一位外國技術人力名額,最高不得超過勞保投保人數10%規定。相關修法公協會也願意參與並接受指導。

高雄市船舶貨物裝卸承攬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黃德成則發文「深表贊同」,指出臺灣的「五缺-缺水、缺電、缺工、缺地、缺人才問題」是工商界長期關切的議題,這是影響臺灣產業投資環境的關鍵挑戰,也是臺灣步入服務業爲主的切身問題。

雖然政府已提出多項對策並持續滾動檢討,但少子化、全球局勢變化、產業轉型等因素,使得這些問題至今仍持續存在。

在勞動部的精進方案中,指稱開放商港碼頭或貨櫃集散站等區域內,設備控制、設施拆裝、地勤作業調度、起重機操作及機械修護等工作,不知是否包含公會提出的理船舶貨物裝卸承攬業的裝卸管理員、吊稈司機手、指揮手、吊掛手、或是堆高機駕駛員、拖板車駕駛員、貨櫃GC操作員、或是貨櫃RT操作員,尚待主管機關明確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