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廁所洗手還要收費?景區別給遊客添堵了
近日,有網民發視頻反映,遼寧葫蘆島一海洋樂園公共衛生間的洗手池需要掃碼使用,費用爲0.3元15秒,該網友認爲景區行爲不合理。7月30日,該景區工作人員稱,收費項目已持續一段時間,暫不清楚收費原因,將向景區管理層反映遊客訴求。
上完廁所洗個手還要收費?這種情況實在罕見。據報道,該景區衛生間洗手池並未安裝開關和感應出水裝置,遊客若不掃碼付費,根本無法洗手。使用15秒收費0.3元,錢不算多,但這事着實令人添堵。
“用水付費”現象(比如衝腳30秒收費1-2元),在某些海灘浴場也存在。但一般來說,這種收費項目是景區內商家提供的市場化服務,景區公共廁所內都有免費的沖洗設施。即使如此,“洗腳收費”現象也飽受詬病,殃及景區形象。
相比之下,本次事件中的遊客沒有任何選擇空間,除非如廁後不洗手。和如廁一樣,如廁後洗手是人的一種基礎需求,也是一種良好衛生習慣,如果連遊客的這種需求都要付費,景區未免太小家子氣了。
誠然,景區不是慈善機構,面臨着建設、維護、管理等各方面的成本和壓力,設置一些收費項目並非不可理解。此外,設置相關收費項目,也有助於提高遊客節約意識,避免資源浪費。
但關鍵問題在於收費項目是否合理、恰當。作爲如廁的必要環節,洗手本該是基礎配套服務的一部分,如今把水龍頭改造成“收款碼”,本質上是景區基礎服務的異化和降級。景區將本應承擔的基礎設施維護、水資源成本,以如此生硬方式轉嫁給遊客,也是一種吃相難看的短視行爲。
就像去餐館吃飯被收餐具使用費,住酒店被收電梯乘坐費,看似金額不大,實則經不起推敲,更讓人如鯁在喉。景區管理者可能覺得三毛錢無關痛癢,卻忘了遊客體驗正是被這些細枝末節一點點消磨殆盡的。
所謂“收費節約資源”的說法,同樣經不起推敲。節約用水是美德,但方法有千萬種。安裝限流閥、感應龍頭等成熟技術,成本低廉效果顯著,爲何偏偏選擇最傷害遊客體驗的方式?
在全國多地景區掀起“花式寵客”風潮的語境下,這家海洋樂園的做法顯得格外“另類”。一邊是千方百計提升體驗、營造賓至如歸的煙火氣,一邊是錙銖必較、將遊客最基本的需求也當作盈利點,可謂冰火兩重天,高下立判。這種“另類”,暴露的是經營理念的巨大落差和對遊客體驗的漠視。
說到底,旅遊經濟是一種口碑經濟,旅遊消費也是一種情緒消費。三毛錢的洗手費看似精明,損失的可能是遊客的二次消費和口碑傳播。爲了仨瓜倆棗而丟了口碑、砸了招牌,顯然得不償失。
作者:耳東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