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族福音!北市內湖首創智慧鄰裡公園 丟垃圾「不用等垃圾車」
臺北市內湖區公所首創「智慧鄰里公園」計劃,第一階段選定5處鄰里公園示範,除了可充電的智慧長椅,還放置智慧垃圾收集機、瓶罐回收機。圖/內湖區公所提供
北市鄰里公園的管理,今年起從公園處回覆各區公所,內湖區公所首創「智慧鄰里公園」計劃,第一階段選定5處鄰里公園示範,除了可充電的光電長椅、電子告示牌,還放置智慧垃圾收集機、瓶罐回收機,提供24小時垃圾投遞,「不用等垃圾車」,解決上班族需求。
內湖區公所智慧鄰里公園系列計劃,第一階段選定瑞陽公園、文德二號公園、湖興公園、安湖三號公園及安康公園等5座鄰里公園作爲先期示範公園。
內湖區長林秉宗指出,內湖區是臺北市的後花園,也是內科所在地,是北市科技重鎮與生態綠地交會處,擁有自然景觀與科技產業並存,具備推動智慧鄰里公園的優勢。
智慧鄰里公園策劃人、副區長郭素蓉指出,內湖區公所在5處示範鄰里公園導入「iTrash智慧垃圾收集機」與「iTrash智慧瓶罐回收機」,提供民衆全天候24小時輕鬆完成垃圾投遞,有效解決上班族與居民「不用等垃圾車」的困擾。
郭素蓉指出,民衆使用瓶罐回收機,進一步強化源頭分類回收,回收垃圾還會退錢給民衆;垃圾收集機適用一般垃圾,但要依重量收費,無需使用臺北市專用垃圾袋。機身附設數位多媒體看板,兼擴大市政宣導的布點。iTrash機每人每天減少0.5公斤的垃圾,一年可減少約146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
她說,搭配在鄰里公園內設置的智慧長椅,透過太陽光能轉化電能爲夜間照明,民衆坐在公園休憩時一邊充電一邊聊天,更增添安全感及實質減碳效益。估算每座光電椅每年也可減少約36公斤二氧化碳排放。
此外,內湖區公所在鄰里公園內還設置智慧告示牌,除介紹公園植栽與設施資訊、設施操作說明外,也整合場地租借服務及缺失通報等功能。民衆可透過掃描告示牌上的QR Code,快速取得相關服務及協助通報、即時報修,將提升整體服務效能與民衆體驗。
內湖區公所在鄰里公園內還設置智慧告示牌。圖/內湖區公所提供
臺北市內湖區公所首創「智慧鄰里公園」計劃,第一階段選定5處鄰里公園示範,除了可充電的智慧長椅,還放置智慧垃圾收集機、瓶罐回收機。圖/內湖區公所提供
臺北市內湖區公所首創「智慧鄰里公園」計劃,第一階段選定5處鄰里公園示範,除了可充電的智慧長椅,還放置智慧垃圾收集機、瓶罐回收機。圖/內湖區公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