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重點房企拿地額攀升 銷售端盼政策進一步發力
中經記者 吳靜 盧志坤 北京報道
今年上半年,在央國企帶動下,土拍市場呈現結構性回暖,北京、上海、杭州、成都等核心城市頻現高溢價地塊。
不過,與火熱的土地市場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銷售端已呈現邊際回落現象。市場機構統計顯示,上半年百強房企操盤和全口徑銷售額同比降幅均超10%,急需政策進一步發力。
重點房企拿地總額同比增長33%
2025年上半年,多數城市住宅用地成交面積仍在縮量,但在覈心城市優質地塊供應增加帶動下,300城土地出讓金同比明顯增長。
《中國經營報》記者從市場機構中指研究院獲得的數據顯示,上半年TOP100企業拿地總額5065.5億元,同比增長33.3%,增幅較上月擴大4.5個百分點。受上年低基數影響,TOP100企業拿地同比增幅較上月擴大。
從新增貨值來看,保利發展、綠城中國和中國金茂位列前三。2025年上半年,保利發展以899億元新增貨值佔據榜單第一,綠城中國以831億元新增貨值位列第二,中國金茂新增貨值規模爲749億元,位列第三。
拿地企業仍以央國企爲主,拿地金額前十企業中8家爲央國企,TOP10企業2025年上半年新增貨值總額6019.9億元,佔TOP100企業的41.8%。
上半年9家房企拿地金額突破200億元,中海、保利發展均超500億元,綠城、金茂緊隨其後,均超390億元。
部分民企亦有一定投資強度,如濱江集團拿地金額位居前十,邦泰集團、大華集團等也進入拿地金額前二十。
房企拿地進一步聚焦,上半年TOP20城市出讓金佔全國比重超65%。土拍熱度方面,市場熱度多集中於核心城市優質地塊,如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成都等地是房企重要佈局區域,這些城市優質地塊往往實現高溢價出讓,但核心城市郊區地塊及大多數城市土拍仍保持平淡。而多數三、四線城市土地市場則繼續以底價成交爲主。
重點企業拿地主要集中在北京、杭州、上海、成都等核心城市。比如招商蛇口在北京、上海、南京、成都等四個城市拿地金額均進入前十,其中在南京位列第一。
市場機構克而瑞一位研究員指出,從房企角度來看,接下來去庫存和優化庫存結構仍是行業主旋律,多數房企將維持審慎的投資策略,將銷售回款和現金流安全置於首要位置。
在此背景下,業內人士預計市場格局將進一步分化,資金實力雄厚的央國企將繼續主導土地市場,重點佈局一、二線城市核心區域優質地塊,而少數財務穩健的頭部民企則可能選擇性參與競拍,但整體投資力度有限。
銷售層面盼政策加大支持力度
從銷售端來看,去年“9·30”政策效應已逐漸弱化。克而瑞數據顯示,上半年百強房企累計實現操盤銷售額16526.8億元,同比下降10.8%。其中,6月單月操盤銷售額僅3389.6億元,同比下降22.8%,這一降幅較5月擴大了14.2個百分點。
中指研究院統計的全口徑銷售額數據亦顯示,上半年,TOP100房企銷售總額(全口徑)爲18364.1億元,同比下降11.8%,降幅較1~5月擴大1個百分點。6月單月,TOP100房企銷售額同比下降18.5%,較5月單月降幅擴大1.2個百分點。
中指研究院企業研究總監劉水介紹,從銷售節奏來看,上半年TOP100房企銷售額呈現前高後低態勢,一季度銷售額降幅縮小,二季度銷售額降幅再現擴大態勢。個別房企銷售表現較爲亮眼,比如越秀、建發、華髮、象嶼地產等上半年銷售額同比增長10%左右,中國金茂增長20%左右,廈門國貿地產、中國中鐵等增長超過了30%。
城市之間的銷售分化仍在加劇。據中指研究院統計,上半年,20家代表房企47.8%的銷售業績來源於二線城市,爲主要業績貢獻來源,但同比下降6.8個百分點;一線城市銷售業績貢獻率同比增長9.0個百分點至40.0%,增速顯著。
行業人士指出,代表房企開發業務更加聚焦核心一、二線城市,重點佈局經濟增長好、有產業支撐的高能級城市,同時採取“以銷定投”的投資策略,關注“主流城市、主流地段”,確保較高的投資回報率。
分企業來看,招商蛇口、越秀、中建壹品、中國中鐵深耕一線城市,一線城市銷售貢獻率均在50%以上;保利發展、中海地產、華潤置地、保利置業、中建東孚一線城市銷售貢獻率均超40%。
業內認爲,三、四線城市成交規模仍將延續築底行情,經歷了近兩年的調整,多數城市正在探底,整體樓市回暖仍有待覈心一、二線城市熱度傳導。
據瞭解,自去年“9·30”政策以來,銷售端從去年四季度開始出現回暖跡象,不過今年樓市銷售出現了邊際回落現象,急需政策進一步發力。
劉水錶示,從房企銷售來看,下半年房企銷售仍然面臨很大壓力,如果政策給予進一步更大力度支持,房企銷售降幅或會改善。
(編輯:盧志坤 審覈:童海華 校對:張國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