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營收同比增2.1%至14億元 一鳴食品上半年關店104家

作者|鄭皓元 實習生|胡若葭

主編|陳俊宏

8月17日晚間,一鳴食品(605179,SH)發佈2025年中報,財報顯示,其實現營收14.0億元,同比上升2.1%;歸母淨利潤爲3222萬元,同比上升21.7%;扣非淨利潤爲3223萬元,同比上升21.1%。淨利潤增長背後,其門店網絡淨減少104家,已連續第五個季度出現淨閉店現象。

營收與淨利潤齊增背後,這家曾立下“年增800店”豪言的浙江乳企,正面臨冷鏈半徑將擴張區域栓在長三角、加盟生態惡化、新零售衝擊的三重絞殺。

門店擴張遇阻,區域枷鎖負重

連續五個季度淨閉店讓一鳴食品的擴張顯得步履蹣跚。財報顯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新開門店111家,關閉門店卻高達215家,淨減少104家。其中加盟店關閉179家,直營店關閉36家。這已是自2024年第一季度以來的第五個季度淨減少,與董事長朱立科於24年年初“一天開4家門店,全年淨增800家”的宣言形成反差。

閉店潮則源於加盟生態的惡化。在2024年6月的業績會上,董事會秘書林益雷坦言:“宏觀環境影響下,加盟商運營壓力較大,投資偏謹慎。新開門店適度放緩,加盟老店基於房租與員工社保等壓力有做店鋪調整閉店” 。財報顯示,2025上半年加盟門店營收近4.4億,直營門店營收2.5億,而加盟店收入同比下降3.94%,22.63%的毛利率雖同比微增0.98個百分點,但仍遠低於直營店53.94%的水平。

一鳴食品雖對直營店進行了優化,但仍難掩業績頹勢。報告期內,其直營店減少31家至466家,收入同比下降13.03%。公司雖稱閉店是“主動優化佈局”,但單店效益下滑或已是不爭事實。與之形成對比的是線上渠道29.52%的收入增長,但僅佔營收4.15%的體量暫時難當大任。

據公開數據計算,2025年上半年,一鳴食品加盟門店平均單店盈利約爲31.68萬,而直營門店平均單店盈利約58.08萬,約爲直營門店的五成營收。

此外,區域集中度風險也持續加劇。財報顯示,期內華東地區貢獻了86.2%的營收(12.08億元),待開業的15家加盟店仍全部位於華東。一鳴食品在財報中坦言,超過500公里的配送被公司自承“極具挑戰性”。這種區域性困局在2022年已埋下隱患,當時江浙滬疫情直接導致門店客流暴跌,單季預虧6500萬元。

門店收縮背後是行業洗牌加劇的生存壓力。紅餐大數據顯示,截止2023年10月的12個月內,全國麪包烘焙賽道新增門店12.2萬家,關店12.01萬家,淨增長僅1874家,增長率低至1%。2024年閉店率進一步升至34.2%。美團發佈的《2023美團到店餐飲品類報告》顯示,烘焙門店平均存活週期僅32個月,其中約58%的門店在開業兩年內倒閉,僅24%的門店能持續運營超過四年。餐飲分析師汪洪棟指出,“奶茶+烘焙”新零售業態對傳統奶吧模式形成降維打擊。85度C等品牌在輻射區域和市場份額上的優勢,讓一鳴食品的護城河備受考驗。

毛利率下滑,將長期執行降本策略

毛利率下滑與淨利增長的矛盾開始顯現。財報顯示,一鳴食品2025年中期毛利率爲28.85%,同比下滑1.17個百分點,但淨利率反從1.93%提升至2.30%,主要源於銷售費用同比壓降及財務費用縮減的成本管控。

中報指出,其計劃“通過質量成本削減,技術降本、勞效提升,在實現2025年預算目標基礎上降本10%。”報告期內,內銷雖因奶牛育種研發致售研發費用同比上漲32.29%,但其費用同比降低9.14%,財務費用同比降低30.48%。

與此同時,其應收賬款風險攀升。財報顯示,一鳴食品應收賬款達2.02億元,較2024同期增長26.57%,佔營收比升至14.41%(2023年中僅7.96%),應收賬款週轉率7.39,同比下降23.04%,資產週轉能力趨弱。

現金流與負債結構承壓。儘管經營現金流淨額同比增長16.17%至1.9億元,但經營現金流/淨利潤比值從6.16持續下滑至5.91,盈利質量走弱。更嚴峻的是資產負債率達60.50%,創同期三年新高,短期債務佔總債務98.08%。

資本市場態度也反應在二級市場。截至2025年6月,持股機構數量從去年同期的22家銳減至5家,反映出專業投資者信心減弱。這與創始人家族2024年底的套現行爲形成共振。據瞭解,2024年12月,一鳴食品出現十二連板,總市值達到巔峰的138.02億元,而創始人家族關聯的合夥企業在高點選擇減持套現。平陽心悅等三家合夥企業單日拋售20萬股,套現超600萬元。

入局咖啡紅海 第二曲線難尋

2024年初喊出“淨增800店”目標時,公司未預料到後續連續五個季度淨閉店。食品行業分析師朱丹蓬彼時表示,“該目標應會落空,其運營模式缺乏創新”。隨後,一鳴食品於2024年前三季度淨關店56家,2025年上半年缺口擴大至104家。拓店瓶頸背後是單店盈利能力不足——當華東區域門店密度飽和後,過度加密導致客流分流,門店效益普遍下滑。

供應鏈約束限制了其全國化步伐。公司三大生產基地(平陽、平湖、常州)全部分佈在華東,500公里配送半徑的極限使開拓華中遲遲未果。2024年宣稱要“重點開拓江蘇北部、安徽、江西及華中地區”,但2025年待開門店仍全部分佈在華東。區域乳企的基因成爲全國化野心的最大枷鎖。

據觀研報告網發佈的《中國牛奶行業發展趨勢研究與未來投資分析報告(2025-2032年)》顯示,當前乳業面臨產能出清、價格下行、消費需求疲軟等週期性問題。對於乳業營收佔比高達63.2%的一鳴食品而言,行業下行對其主營業務的盈利能力帶來不小的衝擊,急需找到帶來增長的第二曲線。

此前,一鳴食品選擇推行“基於場景的大單品戰略”,通過從早餐拓展至午餐、下午茶、兒童餐等場景,增設“漢堡和飯糰拼盤”、“娟姍牛乳”等明星單品,但從當前整體毛利率僅爲28.85%的狀況來看,要達到“通過明星爆品拉動毛利率提升至 35%以上”的目標,任重而道遠。同時,佈局的午餐第二品牌厚比披薩,截止2024年12月底僅覆蓋130家門店,結合同期門店總數1968家,門店覆蓋率僅爲6.61%。

新業務佈局面臨試錯風險。2025年一鳴食品押注咖啡賽道,在奶吧新增現制咖啡,計劃下半年將“奕程咖啡”導入200家門店並與500家外部終端合作。但現制飲品賽道已有瑞幸、庫迪等巨頭血戰,新業務能否打開局面仍是未知數。數據顯示,截至一季度,入駐點位已達100個,但入駐率不到11%,實際體量尚較小。

據瞭解,9-18元價格區間已擠滿玩家。據觀研天下的報告顯示,平價咖啡市場呈現明顯的龍頭集中趨勢,2023年瑞幸全國市佔率達9.5%,已覆蓋99%的三四線城市和70%的五線城市,而庫迪全國市佔率也超過4%。而“奕程咖啡”鎖定的價格範圍內,不僅有瑞幸、庫迪等頭部玩家,更有古茗等跨界茶飲品牌,如何讓咖啡業務帶動毛利率增長,仍面臨市場的長期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