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業績預告陸續發佈 鋰企幾家歡喜幾家愁
近日,天齊鋰業、贛鋒鋰業、盛新鋰能等多家鋰企陸續發佈2025年上半年業績預告,盈利分化明顯。有業內人士指出,在碳酸鋰價格低位運行背景下,資源優勢和成本管控能力正成爲鋰企發展的關鍵所在。當前鋰行業正處於深度調整階段,企業可通過提升原料自給率和工藝優化等策略持續降本增效,應對週期波動,在激烈的競爭中保持優勢。
經營數據喜憂參半
各家鋰企披露的2025年上半年預期業績可謂喜憂參半。天齊鋰業、藏格礦業、中礦資源等企業預計業績實現盈利。其中,天齊鋰業預計上半年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最高爲15500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02.98%,上年同期爲虧損52.06億元,實現扭虧爲盈。
中礦資源業績同比出現下滑,該公司預計上半年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6500萬—9000萬元,較上年同期的4.73億元下降約80.97%—86.26%。
贛鋒鋰業、盛新鋰能等多家企業處於虧損狀態。盛新鋰能預計上半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7.2億—8.5億元,上年同期虧損1.87億元;贛鋒鋰業預計上半年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3億—5.5億元,上年同期虧損7.6億元,虧損幅度有所收窄。摩根士丹利發佈研報稱,7月內地的計劃鋰產量增速持續超越需求增長。若江西宜春等地未見實質減產,近期價格反彈恐難持續,贛鋒鋰業第三季盈利仍可能承壓。
鋰企普遍將業績下滑、淨利潤虧損歸因於鋰價波動等。贛鋒鋰業稱,報告期內,鋰鹽及鋰電池產品銷售價格持續下跌,雖公司電池板塊的產能有序釋放、銷售增長,但公司整體經營業績遭受一定衝擊。此外,公司根據會計準則對存貨等相關資產計提了資產減值準備。
盛新鋰能表示,公司2025年上半年業績較上年同期下降,主要受行業供需格局等因素影響,鋰產品的市場價格在第二季度繼續下跌,使得公司毛利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同時公司根據會計準則對存貨計提了資產減值準備,預計公司本報告期計提的資產減值準備較上年同期大幅增加,影響了公司本報告期的利潤。
明年供需有望好轉
綜合來看,鋰價起伏是影響鋰企業績表現的核心因素。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部分企業能夠以非鋰業務對衝鋰價下行壓力,但鋰產品板塊仍面臨較大經營壓力。
中礦資源提到,2025年上半年,公司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稀有輕金屬(銫、銣)業務繼續發揮優勢,保持了良好的增長態勢和盈利能力,是公司業績的重要支撐。但受鋰電新能源行業市場波動影響,鋰鹽產品市場價格較去年同期出現較大幅度回調。儘管公司持續優化鋰鹽業務經營模式,努力降低綜合成本,但在行業性價格下行背景下,該板塊的銷售收入及毛利率同比受到顯著影響。
當前,碳酸鋰價格仍在10萬元/噸以下相對較低水平徘徊,根據上海鋼聯數據,8月12日電池級碳酸鋰價格均價報79500元/噸。不過,隨着全球能源轉型持續推進,業內普遍認爲,鋰行業長期向好基本面不變,明年碳酸鋰市場有望實現供需再平衡,價格中樞或逐步上移,但短期內仍需經歷產能出清過程。
國泰海通發佈研報稱,未來值得關注具備顯著成本優勢、運營穩健、有能力在週期底部維持或擴大市場份額的龍頭企業。隨着電池半固態/固態技術的進步升級與市場對高性能電池日益增長的需求,仍看好長週期碳酸鋰價格的反轉,鋰市場或仍需經歷1—2年的較長磨底後走向平衡,磨底期間擁有優質資源及低槓桿企業有望脫穎而出。
中信證券稱,長期來看,6萬—7萬元/噸的鋰價具有較強成本支撐,疊加短期供應擾動以及需求旺盛,預計鋰價有望走出底部區間。
積極調整經營策略
當前,如何渡過鋰價下行帶來的低潮已成爲行業面對的重要挑戰。爲此,多家鋰企積極調整經營策略,並通過降本增效等方式應對市場波動。
贛鋒鋰業在互動平臺上表示,目前鋰價已處於近年來較低位置,鋰市場也已經表現出一定的底部特徵。2026年—2027年鋰市場能否反轉取決於供給收縮強度與市場需求爆發節奏。目前整體碳酸鋰市場需求相比以往有所提升,公司通過低成本項目放量與技術降本實現產能的增加。隨着公司自有資源投產放量,成本存在進一步下降空間。
天齊鋰業此前表示,面對行業週期波動,公司堅持以長期主義和高質量發展爲導向,系統推進降本增效、管理優化及創新能力建設。2024年1月,公司新設“成本管理部”,進一步完善內部控制結構,強化成本支出管理,提升經營效率與盈利能力。同時,公司持續推動管理體系升級,引入六西格瑪管理工具和理念,推動管理與思維革新,促進產品的質量提升和質量成本的優化。
值得一提的是,在行業基本面預期向好背景下,部分鋰企“逆勢”加碼資源端,備戰週期拐點,爲後續鋰價反彈蓄能。日前,贛鋒鋰業發佈公告稱,全資子公司贛鋒國際與Lithium Argentina AG計劃通過整合合資公司Millennial LithiumCorp,向其注入PPG鋰鹽湖、PG鋰鹽湖及Puna鋰鹽湖三塊鋰鹽湖資產,共同開發阿根廷Pozuelos—Pastos Grandes鹽湖盆地。
有分析人士指出,鋰企當下“逆勢”佈局,短期內可能面臨成本壓力,但長期來看屬於提前佔位。在需求持續穩定增長的預期下,鋰企在價格底部綁定成本較低的優勢鋰資源有望幫助鋰企在未來鋰價恢復時收穫較高利潤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