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淨利潤罕見下滑,核電“雙雄”如何應對電力市場化交易大考

電力市場化交易大趨勢下,核電公司盈利情況受到的影響越發明顯。

中國廣核(003816.SZ)、中國核電(601985.SH)陸續披露半年報,前者上半年淨利潤同比下滑16.3%至59.52億元,系2019年以來近七年內首次出現同期淨利潤下降;後者淨利潤同比微降3.66%至56.66億元,相較於近五年來淨利潤增幅亦下滑明顯。

對於業績下滑,這兩家核電企業均表示系電力現貨市場加速建設、新能源全面入市下,電力市場交易價格出現下降所致。

市場電價波動影響

中國核電和中國廣核主要業務包括建設、運營和管理核電站,公司盈利主要源自電力銷售業務。其中,中國核電近年來還在大力開拓風電、光伏等非核清潔能源產業,公司電力銷售收入也涵蓋了風、光發電收入。

核電企業在運核電機組上網電價分爲覈准電價和市場電價兩類,前者由有關政府部門覈准批覆,後者通過市場化交易方式形成。據中國廣核介紹,今年上半年,公司在運核電機組的核準電價未發生變化,但由於核電機組所在省區電力現貨市場陸續鋪開運行、新能源全面入市,電力現貨價格及中長期合同交易價格同比下降,公司平均市場結算電價較2024年同期降約8.23%。

中國核電亦提示了電力現貨市場加速鋪開帶來的市場價格波動風險。

今年上半年,兩大核電企業在運核電機組均安全穩定運行,中國核電在運核電機組總上網電量同比增長12.13%至935.51億千瓦時,中國廣核核電站總上網電量同比增長6.93%至1133.6億千瓦時。

但同時,兩家公司參與市場化交易的電量也在同步增加,中國廣核該部分電量佔公司總上網電量比重達56.1%,同比增加了3.7個百分點。這也解釋了爲何中國廣核上半年總上網電量增長,但公司營收、淨利潤卻雙雙下滑的情況。

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中國核電的核電及相關業務歸母淨利潤逆勢增長了9.48%至53.22億元,但由於所持風電、光伏等新能源資產較多,公司總歸母淨利潤仍難擋下滑趨勢。

中國核電主要通過子公司中核匯能持有新能源資產。截至上半年,中國核電的新能源控股在運裝機容量同比增近50%至3322.5萬千瓦;新能源上半年上網電量215.5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5.81%。但受市場結算電價下滑和折舊增加影響,中核匯能上半年淨利潤同比下降31.7%至11.4億元。此外受中國核電持有中核匯能股份比例從70%降至62.7%影響,中國銀河證券估算,新能源業務爲中國核電貢獻歸母淨利潤3.44億元,同比大降66%。

如何應對

爲應對新能源全面入市,電力市場價格波動風險提升帶來的影響,兩大核電公司正從核能主業、電力銷售層面做好兩手準備。

在應對市場電價波動方面,中國廣核的策略是密切跟蹤與分析相關省區電力市場形勢變化,做實做細電力營銷工作,“一省一策”形成最優策略。同時,加強營銷力度,多渠道開發優質大用戶及拓展中小用戶,不斷優化交易策略,減少被動進入現貨市場出清電量,力爭今年機組平均利用小時數不低於近三年機組平均利用小時數的平均值。

中國核電則決定通過所成立的三家獨立售電公司深耕所在區域電力市場。公司稱將深入研究市場政策和交易規則,調整優化電力交易策略,並通過“核電+新能源”協同發展,發揮零碳綠色電力優勢,積極開發電力客戶。

此外,公司還在優化內部電力營銷管理體系,強化專業人才梯隊建設。隨着新機組投運和市場化電量規模擴大,公司將進一步強化統籌區域售電業務,加強區域市場開拓力度。

另一方面,兩家公司都表示要提升核能多用途利用,以應對電力市場化改革對核電項目經濟性的影響。

例如,中國廣核正大力發展核能供暖。公司建成了我國東北地區首個核能清潔供暖項目,並已安全穩定運行3個供暖季。中國廣核稱在其山東招遠一期項目的初步設計中也已考慮核能供暖方案。

中國核電則進一步拓展到工業供汽領域。半年報顯示,全國首個工業領域核能供汽項目田灣核能供汽項目“和氣一號”已穩定供汽超300萬噸,該項目去年6月在公司田灣核電基地正式建成投產,爲核能與石化產業耦合起到良好示範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