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打卡遊1/2》黑神話:悟空取景地 隰縣小西天狂吸遊客
電玩遊戲《黑神話:悟空》取景地--隰縣小西天。(藍孝威攝)
電玩遊戲《黑神話:悟空》取景地--隰縣小西天。(藍孝威攝)
電玩遊戲《黑神話:悟空》取景地--隰縣小西天。(藍孝威攝)
電玩遊戲《黑神話:悟空》取景地--隰縣小西天。(藍孝威攝)
因大陸國產3A遊戲《黑神話:悟空》取景而聲名鵲起的景區--山西隰縣(「隰」讀音「習」)小西天,如今已成爲遊客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之地。大家都想去看看遊戲裡,彌勒佛對悟空說「既見未來,爲何不拜」地方的真實樣子,感受下千餘尊懸塑佛像彙集一殿,到底有多震撼。
小西天,又名千佛庵,位於隰縣城西鳳凰山巔,是一座始建於明崇禎7年的佛教寺院。其建築佈局緊湊,依山疊造,採用雙層結構,上下兩院錯落有致。
大雄寶殿是小西天的精華所在,殿內滿布懸塑,題材豐富,技藝精湛。正是這巧奪天工的懸塑藝術,讓小西天在《黑神話:悟空》走紅後迅速吸引了大量遊客的目光。
所謂懸塑就是自上而下懸空而塑。小西天大雄寶殿懸塑被稱爲建築力學史上的奇蹟。該殿的面積並不特別大,只有169.6平米,但它的內涵卻是難得的恢宏博大。
整個大殿共有塑像1978尊,山西明清彩塑10000多尊,小西天就佔了近10%。最高的達三米多,最小的也可以置於掌心,從各種各樣的佛教人物到地位卑微的侍者站像都十分完備。
有高雅端莊的佛像,有身姿婀娜的菩薩,有造型獨特的弟子,更有剛健剽悍的金剛,匠師們根據身份的不同,在性格刻畫、外形設計等方面的塑造手法各不相同。同時爲了配合佛家活動而營造的天宮樓閣、亭臺水榭、樂隊歌女可以說是應有盡有。
除門窗之外,幾乎所有的牆壁、檁柱上都密密麻麻排列着千奇百怪的人物和珍禽異獸,所有這些都是採用懸空而塑的手法,將浩繁蒼茫的大千世界的宗教哲理濃縮在一個殿堂中,將抽象的佛教思想用藝術的手段表達的淋漓盡致。
大雄寶殿內的塑像,從內容和形式都可以看出明末清初時中國佛教發展的軌跡,從明代的禪宗、淨土宗雙休到清代以淨土宗爲主的發展趨勢,同時和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緊密融合,體現了佛家虛無縹緲的幻想中的西方極樂世界的生活,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