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姆擴張、賣場調改——沃爾瑪“變革”進行時

沃爾瑪正試圖講述山姆之外的新故事。

截至4月30日的最新財季,沃爾瑪全球淨銷售額1656億美元,同比增長2.5%;營業利潤71.4億美元,同比增長4.3%。

作爲沃爾瑪在本土市場外最受關注的高增長區域之一,中國市場一季度實現淨銷售額67億美元,同比增長22.5%。

線下門店可比銷售可比銷售增長率爲16.8%,比去年同期高4.3個百分點。

近年來,沃爾瑪在中國的大賣場業務持續收縮,以山姆爲核心的會員店和電商業務蒸蒸日上。

一季度末,沃爾瑪中國賣場僅餘280家,較比五年前萎縮近三成。

不過隨着新一代大賣場、社區小店的相繼亮相,沃爾瑪的新面貌正越來越多出現在人們面前。

在零售變革加速的當下,傳統龍頭的動作加速正帶來更多期待。

山姆向上

山姆會員店支撐着沃爾瑪中國的業績表現。

山姆會員店在華保持着每年5-6家的高速擴張速度,逐步由一線核心城市向張家港、晉江、崑山等經濟發達的“百強縣”下沉。

行業推算,山姆中國2024年銷售額可能突破1000億元,達到沃爾瑪中國業績的七成。

即便如此,仍未滿足蓬勃的需求,甚至催生出山姆代購這門“月入過萬”的好生意。

受益於會員規模逐步擴大,中國山姆會員店一季度會員收入增幅超過40%。

零售競爭白熱化的當下,山姆的擴張速度再創新高,2025年全年開店數或有望超過7家。

比門店跑的更快的,是圍繞母店佈局的前置倉。

山姆在線下門店約4000個SKU中,精選出1000個高復購、適宜配送的SKU。以前置倉的形式在城市中進行靈活加密,對現有門店覆蓋範圍形成補充。

前置倉作爲高效的小型履約中心,選址在會員和潛在會員集中度較高的區域,由母店作爲中心樞紐,負責管理和補給。

每個山姆會員店管理約8到15個前置倉,每個前置倉覆蓋2-3公里半徑的商圈,超過八成訂單可在一小時內送達。

前置倉玩家普遍面臨的成本挑戰,並沒有給山姆帶來太多困擾。

山姆前置倉承襲會員店的強大商品力,以及消費、忠誠度高的會員羣體,平均客單價超過200元,較易覆蓋高昂的履約成本。

至今山姆全國前置倉數量已超500個,日均訂單超千單,成爲賽道無可爭議頭部玩家。

作爲山姆的“第二增長曲線”,雲倉爲代表的電商業務提升了存量門店的店效、復購率等指標。

當前,山姆中國線上銷售佔比已超過50%,被沃爾瑪中國總裁兼CEO朱曉靜評價爲“門店資產價值倍增”。

她表示,到2025年底,山姆中國年銷能超過5億美元的門店數,將會從2023年的2家店,增長到8家。

大賣場變革

山姆高歌猛進的同時,沃爾瑪沒有放棄對大賣場業態的轉型與創新探索。

打造線下零售的差異化、體驗感的同時,強化商品競爭力。

沃爾瑪將高品質、便捷的一日三餐解決方案、大牌低價的專享商品、獨特有驚喜感的寶藏商品,視作商品轉型的三大方向。

2024年底在雲南亮相的新一代門店,在選品規劃、陳列布局上已與傳統大賣場顯著不同。

取消了主通道陳列,採用了更低的開放式貨架;商品並非按照類別嚴格劃分,而是使用場景的關聯性進行交叉陳列,去漬滾珠也可能出現在火鍋食材區。

“自有商品”+“大牌精選特供”的選品邏輯類似山姆,但提供更多小包裝選項,明確聚焦注重性價比的“大衆中產小家庭”。

對於更小型的社區零售業態的試驗也在進行中。

近期沃爾瑪重啓小店模型,在深圳開出500平的社區小店。以烘焙、預包裝生鮮、即食加工品爲核心品類,與盒馬NB和奧樂齊頗爲接近。

此前有消息稱,新的小店模型可能會借鑑和模仿山姆雲倉的形式,以沃爾瑪大店爲依託,優選品項,以前置倉的模式拓展線上業務。

有用戶發現,在社區店“南山新德家園店”下單的商品,是由“蛇口沃爾瑪店”配送的。雙方大概率共享商品線,並在庫存及供應鏈上有所協同。

因此有猜測認爲,雲店倉一體化或將在沃爾瑪KA賣場、山姆會員商店、沃爾瑪社區小店得到複製和協同。

以倉店模式爲抓手搶佔即時零售風口,已經成爲實體商超全渠道轉型的主流選項。

沃爾瑪在相關領域已有不小投入。

去年12月,沃爾瑪中國與美團達成戰略合作,全國門店將全面上線美團,並接入美團配送。雙方的合作還包含倉店模式、履約配送服務升級等。

沃爾瑪同時降低配送門檻,鮮食29元免運費,並再次升級履約效能和範圍。

例如“極速達”業務由原來的一小時達提升至“最快30分鐘達”,加密“準時達”站點佈局,將顧客服務範圍擴大至門店5-15公里,配送時效爲2-3小時。

貿易逆風

全渠道探索在沃爾瑪的北美大本營也在同步進行。

通過無人機配送、GoLocal本地物流網絡,外加自動化物流中心建設,美國市場正在努力複製中國的“1小時達”場景。

一季度,沃爾瑪美國電商銷售額增長21%,連續第12個季度實現兩位數增長。山姆會員店電商銷售同比增長27%,佔比提升至17%。

在美國,9成以上家庭能享受3小時內極速送達服務,電商對可比銷售額的貢獻達到3.5個百分點,創一年多以來的新高。

沃爾瑪美國的電商業務不僅限於到店提貨、門店配送等與實體門店直接相關的銷售收入,還包含在線廣告(Walmart Connect)等創新業務。

在全球市場,沃爾瑪電商不斷強化平臺屬性,電商及廣告正共同成爲這家傳統零售企業的增長極。

參照亞馬遜Prime會員計劃,沃爾瑪推出了Walmart+。通過爲會員提供更快的配送服務和更豐富的市場選擇,沃爾瑪不斷吸引更多活躍用戶在線訂購。

一季度,Walmart+會員收入實現了兩位數增長。活躍用戶數量的提升,推動Walmart Connect廣告業務實現了31%的增長。

市場期待電商、廣告等多元化業務發展,將賦予這家傳統零售商更強的盈利能力。

只是這份期待正被關稅政策吹來的“強逆風”影響。

不同於山姆在中國的消費升級路線,沃爾瑪近年在北美執行低價必須品策略,吸納因通脹而消費降級的中產。

由於在美所售產品中約三分之一爲進口商品,沃爾瑪的低價政策正隨着關稅政策的不穩定性而動搖。

沃爾瑪在業績會上表示,將盡最大努力保持低價,但“考慮到零售業利潤微薄的現實,我們也無法吸收所有壓力。"

“如果某物有30%的關稅,你很可能會看到兩位數的價格上漲。”沃爾瑪CFO表示,價格調整很可能會在5月底生效,6月份價格將“大幅上漲”。

不確定性仍籠罩在這家零售巨頭上方。

沃爾瑪預計第二財季淨銷售額將增長3.5%至4.5%,但並未提供每股收益或營業收入增長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