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國投38億元定增背後:或將解鎖上市後最大筆“再融資”,不拼傳統模式拼什麼?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凌晨 西安報道
“定增”的靴子再落地。
3月2日晚,陝國投A(000563.SZ)公告,擬向不超過35名(含35名)特定投資者發行股份,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38億元,募集資金在扣除相關發行費用後,將全部用於補充公司資本金。
太陽底下無新事。近兩年,10餘家信託公司先後宣佈增厚資本金,淨增資規模合計超百億元。包括北方信託、中原信託、雲南信託、建元信託、粵財信託等。
其中,陝國投A在過去十年中多次以定增、配股等方式,進行補充或充實資本金,累計再融資額近百億元。
陝國投A的“百億再融資”歷程,也折射出整個信託行業的轉型寫照:在國民經濟結構性調整、信用風險暴露不確定性增加、各項監管政策逐步落地、行業競爭加劇的背景下,現階段新的資產服務信託盈利模式仍未成型。
對於“陝國投A們”而言,需要在規避風險的同時,尋找新的增長點。這其中涉及業務模式重塑、資產管理信託標品化、產業化轉型等諸多問題。
作爲A股唯二直接上市的信託公司,陝國投A正在嘗試解題。
“百億”燃料儲備
陝國投A定增的故事要追溯至十年前。2014年10月31日晚,陝國投披露公告,擬以7.17元/股底價,向包括公司第一大股東陝煤化集團在內的不超過10名特定對象發行不超過4.5億股,募集資金不超過32億元,扣除相關發行費用後將全部用於充實公司資本金。
在當年的公開報道中,該公司認爲,信託公司的淨資產規模將直接影響信託資產規模,進而影響信託公司的收入和利潤水平。另外,在目前國內經濟增速趨緩,行業競爭加劇的背景下,不排除監管機構提高對信託公司淨資本的要求,導致公司展業受到淨資本限制的可能。
延續上述觀點,陝國投A於2018年實施再融資,以擴充資本實力。
在當年的配股方案中,以2018年7月16日(R日)深交所收市後的發行人總股本約30.9億股爲基數,按照每10股配售3股的比例向全體股東配售,共計可配售股份總數爲9.27億股,配股價格爲2.6元/股。
值得注意的是,陝國投A的上述配股價格已貼近當時每股淨資產。按該公司2018年一季報公佈的淨資產及總股本來計,陝國投A每股淨資產爲2.5975元/股。
在此背景下,陝國投A第一大股東陝西煤業化工集團承諾將按持股比例以現金方式全額認購。配股完成後,陝國投A淨資產規模突破100億元。
隨後,2020年5月8日,原中國銀保監會要求信託公司開展信託業務集中度與公司淨資產掛鉤,信託公司的淨資產及淨資本將直接影響其可以管理的信託資產規模和固有業務規模。
也是這一年,陝國投A啓動當年陝西資本市場上規模最大的一筆再融資。
這次再融資,陝國投A擬向包括陝西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陝財投和中泰長安(西安)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在內的3家特定投資者非公開發行不超過11.89億股A股股票,募集總金額不超過37億元。
雖然在多種因素聯動下,陝國投A後續修改了定增預案。但該次增資仍使得陝國投A註冊資本正式突破51億元大關,淨資產躍過150億元。
可以說,若本次不超過38億元順利發行,這意味着陝國投A在過去十年中,再融資額將接近130億元。
業務模式謀求轉向
充足的資本金,不止對於公司資金與風險層面產生影響。從公司長期發展角度來看,增厚資本金也是應對行業調整、公司業務模式轉型的堅實保障。
2023年,監管部門起草了《關於規範信託公司信託業務分類的通知》(下稱《通知》)。
《通知》明確將信託業務分爲資產服務信託、資產管理信託、公益慈善信託三大類,25個業務品種。其中,“單一資金信託”未被納入資產管理信託範疇。
需要指出的是,此前,信託公司盈利貢獻主要來自資產管理信託,在資產管理信託標品化、產業化轉型過程中,資管機構競爭加劇,受託人報酬率承壓。
隨着信託三分類的實施,信託行業開啓經歷業務模式重塑。
對於全部收入均來自信託業務的陝國投A而言,擁抱變化是最佳選擇。
據悉,陝國投A通過流程重塑、授權管理等,同步設立資產管理事業羣、證券信託事業部、財富管理事業羣等。
投研方面,該公司創研部加掛成立絲路金融信託研究院,面向全公司招募研究員,支持各條線業務創新。
圍繞全面風險管理,陝國投A構建安全運營管控體系。通過構建大風控體系、大運營體系、大監督體系、大科技體系等,完善數據治理體系,打造公司經營管理主體框架,推動重塑再造。
科技賦能也是該公司重要投入方向。比如推動資產管理、估值交易等核心系統上線運行,加強資產管理信託的科技支撐。
2025年2月17日,陝國投A在其官方微信號上發佈多個崗位招聘信息,涵蓋信息科技部、風險管理總部、資本市場投資部等多個關鍵部門的職位信息,向廣大專業人才拋出橄欖枝。
畢馬威2023年信託業報告中指出,標品信託、財富管理、家族信託、數字化建設等或是未來信託公司突圍的重要方向。